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①和② C.② D.②和③
|
|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 1 全是黄粒玉米,F 1 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 2 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由于F 1 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F 1 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C.F 1 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 1 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1∶2∶1和3∶1 C.3∶1、1∶3和3∶1 D.1∶3、1∶2∶1和1∶3
|
|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
|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如图所示为某一单瓣花(Aa)变异个体,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个体产生的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不可育,其他类型的配子均可育。若该个体自交,F1中单瓣花与重单瓣花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0 B.1︰1 C.2︰1 D.3︰1
|
|
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 C.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 D.F2代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
|
|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毛色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为:A(黄色)、a1(灰色)、a2(黑色),显隐性关系为A>a1>a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黄色鼠与任意毛色异性鼠杂交,子代至少会出现两种表现型 B.任意两只黄色鼠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为2:1 C.无论何种亲本组合方式,子代都不会同时出现三种表现型 D.该自然鼠群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种的进化
|
|
下列对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子自由结合 C.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且其中纯合子有四种基因型 D.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
|
|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16 C.1/32 D.1/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