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作装片

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均可使染色体着色

D.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B.这种蜥蜴的体温能够引起体色的可遗传变异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

满分5 manfen5.com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等位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花粉成熟前

②花粉成熟时

③套袋

④去雄

⑤异花传粉

A.①④③⑤        B.②④③⑤③

C.①③④②⑤③    D.①④③②⑤③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长发和短发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黄子叶与圆粒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B.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D.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40416/62980) 首页 上一页 40411 40412 40413 40414 40415 40416 40417 40418 40419 40420 4042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