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5N1与HIV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信息的过程不同 B.②③过程中涉及的碱基配对有A-U、G-C C.B细胞与X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D.人体细胞中均含指导b合成的相关基因
|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小鼠卵巢切片的固定装片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选择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可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动态变化
|
|
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 C.ATP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活跃化学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
|
下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B.甲:生长素;乙:生长激素;丙:都是由内分泌腺合成与分泌 C.甲:肝糖原;乙:纤维素酶;丙: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 D.甲:质粒;乙:目的基因;丙: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
|
(16分)植物叶表皮组织上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绕而成。以下图1表示气孔结构,图2表示气孔运动机理。请据图回答: (1)保卫细胞与叶表皮细胞在结构和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用 “上升”、“下降”或“不变”完成图2中的内容:① ;② ;③ 。 (3)为探究不同条件下蚕豆叶片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情况,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4小时后,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数据,在方框图内用柱形图表示pH对气孔开闭的影响。 (4)若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离子(如Na+和K+)对蚕豆叶片气孔开闭的影响,请补充设计实验思路:加一组实验组,将___________蚕豆叶片放入pH为7 的NaCl溶液、光照(或黑暗)条件处理, 小时后, 、观察、统计、记录气孔开闭情况。
|
|||||||||||||||||
(16分)猫的毛色由X染色体上B(黑色)、b(黄色)基因决定,B、b共存时是虎斑色。现有雌性黑猫甲和雄性黄猫乙杂交,生出一只极罕见的雄性虎斑色小猫丙(均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产生可能原因之一是:在早期胚胎发育时,从其他胚胎转移来的部分细胞恰好发育成了丙的皮毛部分(其它部位的组织细胞仍来自于最初的胚胎细胞),即丙是嵌合体。为验证这种可能性,可将丙与同一窝多只雌猫杂交,预测后代有 种基因型,后代雌猫中黑猫比例为 。 (2)经检验丙并非嵌合体,而是XXY个体。那么丙的产生可能是: 猫减数第 次分裂时 所致,则丙的基因型是 。 (3)猫的神经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 (4)嵌合体形成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原理的区别是后者依据了 原理。
|
|
水稻栽培示意如下图一,回答有关的问题 (1)水稻种子干重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在其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会 ;在生育后期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加的激素有 。 (2)对秧苗适时搁田蹲苗,也有利于秧苗根系的发达,原理是: 。 (3)实验小组测得种皮未突破前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水稻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水稻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二。据图分析,水稻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_oC 左右。在此温度下,每10mm2叶面积上1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______μmol。
|
|
下图为神经冲动传导示意图(假设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样且都为兴奋性突触),说法正确的是(神经元示意图 ) A.该图显示有三个突触 B.神经冲动经此结构传递后表现为正反馈 C.神经冲动经此结构传递后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 D.该图显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多向的
|
|
下列实验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一定偏大的是(双选)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B.样方法测种群密度时取的样方面积不合适 C.标志重捕时部分标志物的脱落 D.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待培养液沉淀后再取沉淀物计数
|
|
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