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B.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抗虫棉的培育 C.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D.胚胎分割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
|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使其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甲是抗链霉素基因,乙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乙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法 B.D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即可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
|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
|
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1.2kb,1kb=1000对碱基),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A.大小为4.7kb B.大小为4.9kb C.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
|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称为PCR技术 B.A→B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
|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
|
报道称深圳某生物制品公司将人的乙肝抗原基因导入酵母菌,生产出的乙型肝炎疫苗,致使婴儿接种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已出现死亡病例。下列关于此乙肝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肝抗原基因可从酵母菌基因文库中获得 B.转基因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转基因过程中用到的质粒是一种链状DNA D.将乙肝抗原基因导入酵母菌时用Ca离子处理酵母菌,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
|
|
试管婴儿、人工种子和克隆动物均属于生物工程的成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后两者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B.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范畴 D.人工种子中的胚状体来自受精卵的发育
|
|
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过程,是动物细胞工程其他技术的基础 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的细胞不是都能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