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树脂是常用的眼镜片材料,如图所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P点,已知光线的入射角为30°,OA=5 cm,AB=20 cm,BP=12 cm,求该人造树脂材料的折射率n.
|
|
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P1、P2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___________. (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_________.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n=________. (4)为了保证在弧面CD得到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AB的入射角应适当________(填“小一些”“无所谓”或“大一些”). (5)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
|
如图,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这是光的 (填“干涉”、“衍射”或“直线传播”)现象,这一实验支持了光的 (填“波动说"、“微粒说"或“光子说")。
|
|
某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安装作如下改动,但还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 A. 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B. 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其他不动 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D. 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
|
|
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验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 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 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 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
|
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A.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 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
|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 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
|
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 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 n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P0点和P1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 ) A. P0点和P1点都是亮条纹 B. P0点是亮条纹,P1点是暗条纹 C. P0点是暗条纹,P1点是亮条纹 D. P0点和P1点都是暗条纹
|
|
ABCDE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示意图,AB⊥BC,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且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 A. 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 在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C.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较小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
|
|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nb,.则( )
A. λa<λb,na>nb B. λa>λb ,na<nb C. λa<λb ,na <nb D. λa>λb ,na >n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