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你用手掌平托一苹果,保持这样的姿势在竖直平面内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苹果从最高点c到最低点a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苹果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B. 手掌对苹果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C. 苹果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 苹果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
|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它的舰载机和辽宁舰一样采用的滑跃式起飞,滑跃式起飞和弹射式起飞在作战效能上有较大的差距的,弹射起飞是航母的主流,航母上飞机弹射起飞所利用的电磁驱动原理如图所示.当固定线圈上突然通过直流电流时,线圈左侧的金属环被弹射出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上开关S的瞬间,从右侧看环中产生沿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 金属环向左运动过程中将有收缩趋势 C. 若将金属环置于线圈的右侧,环将向右弹射 D. 若将电池正负极调换后,金属环不能向左弹射
|
|
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折射率n=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
|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10 m/s,已知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播到x=5 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 这列波的振幅为20 cm C. 这列波的频率为2.5 Hz D. 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E. 再经过0.2 s的时间,质点a到达质点b现在所处的位置
|
|
如图所示,光滑导热活塞C将体积为V0的导热容器分成A、B两室,A、B中各封有一定质量的同种气体,A室左侧连接有一U形气压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B室右侧有一阀门K,外界大气压等于76cmHg,气温恒定。当光滑导热活塞C静止时,A、B两室容积相等,气压计水银柱高度差为38cm。因阀门K处缓慢漏气,一段时间后,气压计左边水银柱比右边水银柱仅高了19cm,求: ①此时A室的体积; ②B室从阀门K逸出的气体质量与原有质量的比。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打气筒打气要用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 C. 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E.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
|
如图,有一个足够长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ER流体,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节。开始滑块静止,ER流体对其阻力为0,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为使滑块恰好做匀减速运动,且下移距离为时速度减为0,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必须随滑块下移而适当变化,忽略空气阻力,以滑块初始高度处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建立Ox轴。
(1) 求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及题中L要满足的条件; (2) 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瞬间,通过调节,使以后ER流体对运动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λmg,若此后滑块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不再下降,求λ的取值范围。
|
|
如图,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是B=B0+kt,其中k > 0。足够长的固定U型导轨和长为l的金属杆在t=0时恰好围成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回路,正方形的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从t=0开始,金属杆向左做匀速运动,U型导轨受到的安培力恰好保持不变。已知U型导轨和金属杆每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 ,求: (1)t=0时感应电流的大小; (2)金属杆的速度。
|
|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的实验器材。 (1)甲同学按图a中的实线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其中定值电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由电压表读数U和电流表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因为粗心,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如图a中的虚线所示。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c所示。乙同学分析了图象出现异常的原因后,认为由图c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则由图c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如图),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sA=16.6mm,sB=126.5mm,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 (2)打 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sA、sB、sD和f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