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线圈的匝数为50匝,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0.1s和t=0.3s时,电动势最大 B. 在t=0.2s和t=0.4s时,电动势改变方向 C. 电动势的最大值是157V D. 在t=0.4 s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其值为3.14Wb/s
|
|
如图所示是一种弹射装置,弹丸的质量为 ,底座的质量为 ,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当弹丸以速度(相对于地面)发射出去后,底座的速度大小为,在发射弹丸过程中,底座受地面的( ) A. 摩擦力的冲量为零 B. 摩擦力的冲量为,方向向右 C. 摩擦力的冲量为,方向向右 D. 摩擦力的冲量为,方向向左
|
|
如图所示,小车AB静止于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小车AB质量为 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CB距离为L用细线将木块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AB与木块C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烧断细线,弹簧被释放,使木块离开弹簧向B端滑去,并跟B端橡皮泥粘在一起.所有摩擦均不计,对整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B. 整个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C. 当木块的速度最大时,小车的速度也最大 D. 最终整个系统向左匀速运动
|
|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3.11 eV,锌板的电子逸出功为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A. 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B. 用能量为11.0 eV的自由电子轰击,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 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D. 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且使氢原子电离
|
|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分子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
|
如图,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将如何变化(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D. 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直径后,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时,还要知道油滴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原子核 B. 太阳内部的核反应是核聚变 C.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 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24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查德威克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求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
|
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C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C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B的传播时间为t. ①若OB,OC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λB,λC,试比较λB,λC的大小关系; ②求从C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C的传播时间t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