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 km。若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则对该小行星而言,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1=6 400 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8 km/s)
|
|
如图所示,斜槽轨道下端与一个半径为0.4m的圆形轨道相连接,一个质量为0.1kg的物体从高为H=2m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处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物体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物体与斜面相对止)求: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多少? (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4)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
|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沙桶和沙的质量为m,在木板上的小车的运动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1)(多选题)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O点为由静止开始释放时沙桶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此纸带可得出小车通过计数点D时的速度= . (3)若用O、D两点来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___________。 A.质量为10g的砝码 B.质量为200g的木球 C.质量为50g的塑料球 D.质量为200g的铁球 (2)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_________J。(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有一竖直放置的“T”型架,表面光滑,两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可看作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 A. B. C. D.
|
|
(多选)如图(a)所示,小球的初速度为v0,沿光滑斜面上滑,能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在图(b)中,四个小球的初速度均为v0。在A图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半径大于h;在B图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半径小于h;在图C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直径等于h;在D图中,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下端,轻杆的长度为h的一半,小球随轻杆绕O点无摩擦向上转动。则小球上升的高度能达到h的有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
|
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A. B. C. D.
|
|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0.5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方向相反的外力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经3 s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整个过程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 A.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 0~2 s内F做的功为48 J C. 0~7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5 J D. 0~7 s内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29 m
|
|
(多选)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用Ek、v、s、P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拉力F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