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根据图中数据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a。 (1)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2)测量(1)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
|||||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两车相遇1次 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相遇1次 D.若,两车相遇1次
|
|
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速度为v,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A. B. C. D.
|
|
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可以快速测量和记录变化的力。如下图所示,传感器和计算机连接,弹性细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把小球举到O点,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同时开始计时,计算机通过传感器获得弹性细绳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弹性细绳一直在弹性限度内。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细绳的自然长度是 B.t1~t2时间内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2t1=t4-t3 D.从t2~t3,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B.B对墙的压力增大 C.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瞬间恢复原长,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滑块不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D.若甲、乙滑块能落在同一点,则摩擦力对甲乙做的功一定相等
|
|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小等于物体A的速度大小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可能出现: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
|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有一小球,小球从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到底端B的时间是t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点,经过的时间是t2;落到斜面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是t3;落到水平面上的C点,经过的时间是t4,则( ) A. t4<t1 B. t1<t2 C. t3<t4 D. t2<t3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C.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会发生偏转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
|
如图所示,微粒A位于一定高度处,其质量m=kg,带电荷量q=+C,质量未知的塑料长方体空心盒子B位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B上表面的下方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N/C,B上表面的上方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0.5E,B上表面开有一系列略大于A的小孔,孔间距满足一定的关系,使得A进出B的过程中始终不与B接触,当A以的速度从孔1竖直向下进入B的瞬间,B恰以的速度向右滑行,设B足够长,足够高且上表面的厚度不计,取,A恰能顺次从各个小孔进出B,试求: (1)从A第一次进入B至B停止运动的过程中,B通过的总路程s; (2)B上至少要开多少个小孔,才能保证A始终不与B接触; (3)从右到左,B上表面各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