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立方比为常数,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该定律中常数的大小( ) A.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 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C. 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有关 D. 与太阳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
|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B.根据可知,汽车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大小与速率成反比 C.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 D.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
|
关于运动物体的轨迹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B、受变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变力作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必不为零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根光滑的细钉,已知OP=L/2,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初速度需变为时才可以恰好到达最高点B,则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
|
2012年6月16日,“神舟9号”宇宙飞船搭乘3名宇航员飞天,并与6月18日14:00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发射时,“神舟9号”宇宙飞船首先要发射到离地面较近的圆轨道,然后经过多次变轨后,最终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之后,整体保持在距地面高度仍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继续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神舟九号宇宙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
|
|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与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试利用图中的两条线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F=10N的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移动了距离s=2m后撤去推力,此物体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m/s2),求: (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 (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
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b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l=50mg.m2=150m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m/s. (2)在打下第0个点到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 系统势能减少△Ep= J(当地重力加速度g约为9.8m/s2) (3)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如图c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
|
|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试验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即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试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填测量工具)和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粗糙斜面BC交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将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 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