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为了测量一精密金属丝的电阻率: (1)先用多用电表×1Ω挡初测其电阻为 Ω,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 mm,游标卡尺测其长度是 mm。 (2)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75 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1(0~5Ω,0.6 A) F.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 A) G.输出电压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E H.电阻箱 I.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而采用伏安法,则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 。请在方框内设计最合理的的电路图并实物连线。但用该电路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金属丝直径为D,长度为L,所测电压为U,电流为I,写出计算电阻率 .
|
|
(6分)打点计时器用频率50Hz交流电打出的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以原始点作为计数点,则根据此纸带的数据,纸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和打点计时器打第3个点时的纸带速度是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
|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B. C. D.
|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体,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大小及滑轮的摩擦,人手离滑轮到竖直高度始终为h,所分析的运动过程中,人的初位置在A点,当人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时,人离滑轮的水平距离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运动过程中,物块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人运动到B位置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 C.在该运动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 D.在该运动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
|
|
如图所示,竖直直线为某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M、N是其上的两个点。另有一带电小球q自M点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到达N点时速度恰变为零。由此可以判定 A.Q必为正电荷,且位于N点下方 B.M点的电场强度小于N点的电场强度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D.q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
|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其平衡位置位于x=1.5m处,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则t=0.8s时刻,质点P A.位置在x=3.5m处 B.位移沿+y方向 C.速度沿+y方向 D.加速度沿+y方向
|
|
据报道,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细。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长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大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
|
如图(a)、(b)所示,当图中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220 V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的电压均为110 V.若分别在c、d两端与g、h两端加上110 V的交流电压,则a、b与e、f间的电压为 A.220 V,220 V B.110 V,110 V C.220 V,110 V D.220 V,0
|
|
(12分) 滑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甲所示,abcdef为同一竖直平面上依次平滑连接的滑行轨道,其中ab段水平,H=3m,bc段和cd段均为斜直轨道,倾角θ=37º,de段是一半径R=2.5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其正上方的d点为圆弧的最高点,滑板及运动员总质量m=60kg,运动员滑经d点时轨道对滑板支持力用Nd表示,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º=0.6,cos37º=0.8。除下述问(2)中运动员做缓冲动作以外,均可把滑板及运动员视为质点。 (1)运动员从bc段紧靠b处无初速滑下,求Nd的大小; (2)运动员改为从b点以υ0=4m/s的速度水平滑出,落在bc上时通过短暂的缓冲动作使他只保留沿斜面方向的速度继续滑行,则他是否会从d点滑离轨道?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
|
(10分)如图所示,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物体B相连,物体A、B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已知物体B刚离开地面时,物体A恰好获得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B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下落的高度h; (2)物体C的质量M; (3)物体A获得的最大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