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波的周期为1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
|
|
如图所示,折射率n=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MN的上方,其平面AB与MN的距离h=10cm。一束单色光沿图示方向射向圆心O,经玻璃砖后射到光屏上的O′点。现使玻璃砖绕圆心O点逆时针转动,下列关于光屏上光点的移动方向,距O′点的最远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最远距离10cm B.向左移动,最远距离10cm C.向右移动,最远距离10cm D.向左移动,最远距离10cm
|
|
如图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C.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
|
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A. B. C. D.
|
|
如图所示,波源S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频率f=100Hz,产生的简谐波分别沿水平方向向左、右传播,波速v=80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点,已知SP=1.2m,SQ=1.4m,波刚好传播到P点时波形图正确的是
|
|
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光,折射光分成a、b两束,则 A.a、b两束光相比较,a光的折射率较大 B.a、b两束光相比较,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C.若保持入射点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b光先消失 D.采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光源,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
|
一列简谐横波以10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图中的
|
|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则t=0.8s时 A.质点P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值 B.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D.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
|
据中国地震局台网测定,2013年4月9日10时04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永平县交界地区(北纬25.7度,东经99.6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当时当地某实验室中悬挂着一弹簧振子和一单摆,观察到两者由静止到开始振动的时间相差5.0 S,已知地震波中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则有 A.单摆先开始振动,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25 km B.单摆先开始振动,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36 km C.弹簧振子先开始振动,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25 km D.弹簧振子先开始振动,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36 km
|
|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