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在撞月前嫦娥一号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准备.首先嫦娥一号卫星实施变轨,成功将轨道由距月面100kg的圆轨道降至17kg.次日随着相关工作完成,嫦娥一号卫星再次变轨,重回100kg轨道.下列关于卫星在两个轨道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7kg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B.在17kg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较小 C.在17kg轨道上运行时的机械能较小 D.在17kg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较小
|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 0.5kg,初速度v0= 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0方向相反的外力F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经3 s后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整个过程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g=10m/s2)。 则 A、0~7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外力F和动摩擦因数μ大小分别为0.5N和0.1 C、0~7s内物体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5J D、运动到停止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29 m
|
|
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摩擦及空气阻力不计,则 A.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sinθ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 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gcosθ D.若加速度大于gsinθ,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
|
|
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 A.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20m/s B.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0m/s C.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时机械能损失了5J D.小球将在t=6s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
|
|
空间某区域存在着电场,电场线在竖直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 为、电量为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 小为,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方向 与水平方向之间夹角为,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均为 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由A点运动至B点,电场力做的功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 C.带电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一定做正功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
如图所示是一个基本逻辑电路。声控开关、光敏电阻、小灯泡等元件构成的一个自动控制电路。该电路的功能是在白天无论声音多么响,小灯泡都不会亮,在晚上,只要有一定的声音,小灯泡就亮。这种电路现广泛使用于公共楼梯间,该电路虚线框N中使用的是门电路.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R2为光敏电阻,N为与门电路 B.R2为光敏电阻,N 为或门电路 C.R2为光敏电阻,N为非门电路 D.R2为热敏电阻,N为非门电路
|
|
下列事实正确的是 A.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B.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次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
|
|
如图所示,倾斜挡板NM上的一个小孔K,NM与水平挡板NP成60°角,K与N间的距离。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电粒子组成的粒子束,垂直于倾斜挡板NM,以速度v0不断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 (1)若在NM和NP两档板所夹的区域内存在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NM和NP为磁场边界。粒子恰能垂直于水平挡板NP射出,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若在NM和NP两档板所夹的区域内,某一部分区域存在一与(1)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从小孔K飞入的这些粒子经过磁场偏转后也能垂直打到水平挡板NP上(之前与挡板没有碰撞),求粒子在该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若在(2)问中,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从小孔K飞入的这些粒子经过磁场偏转后能垂直打到水平挡板NP上(之前与挡板没有碰撞),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存在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1.0×105N/C。水平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A和B(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m=0.10 kg,A球带电量为Q=+1.0×10-5C,B球不带电,A、B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L=5.0 cm,在电场力作用下,A球开始运动(此时为计时零点,即t=0),后与B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过程中A、B两球总动能无损失,碰后两球交换速度。设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B两球间无电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求: (1)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B球的速度为多大?从A球开始运动到发生第一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分别在下面坐标系中,用实线作出A、B两球从计时零点开始到即将发生第三次碰撞这段时间内的v-t图象。要求写出必要的演算推理过程。
|
|
质量为m=1kg的小球,放在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底端,如下图。在斜面右侧放置有一块竖直挡板,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为22.5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的推力F,使其由静止从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0.8 s后撤去外力F,此时小球恰好到斜面顶端。已知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 (1)求小球达斜面顶端的速度大小v (2)要使小球在下落之前击中挡板,挡板距离斜面底端(即斜面最左端)的最远水平距离是多少?(sin37°=0.6,,取g=10 m/s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