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城中水景

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来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文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文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

以北京为例,紫禁城那么堂皇富丽的庞大建筑群,景点繁多,花样迭出,可是却无一处喷泉。而在西洋,哪怕是规模要小得多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此非不能也,而是不爱也。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时,宫中的西洋供奉曾为他在圆明园中设计过有“大水法”的西洋楼景点,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还搭出了大堂的布景,展示那一喷泉齐溅的景观。其实我们并不能找到自乾隆到慈禧特别喜欢那喷泉的文献资料,圆明园的“大水法”只不过是中国统治者偶尔容忍一点西洋“淫巧奇技”的小例子罢了,喷泉始终未能进入中国园景文化的主流。

没有喷泉的中国园林,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属性,却也创造出了种种至美的佳境。《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概括出了中国人对水的审美心态。

随着审美情趣的丰富,城市人造景观中对人工喷泉的营造成了越来越热门的事情。以北京而论,虽未必有昔日圆明园那么集中、复杂的喷泉组出现,但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喷泉,北京游乐园的“水幕电影”,一些公众共享空间的音乐喷泉,以及各大饭店宾馆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喷泉,已然构成了一派新的“城中水景”。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而且,这种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激发出人们一种昂扬的创新精神。

然而,目前一些建筑物内外的喷泉,有一种赶时髦甚至是盲目“西化”的倾向,或者是“为喷泉而喷泉”,又全然道不出之所以那样“嬉水”的美学动机。其实,如果建筑物整体是民族风格的,那么,在以水布景时,无妨仍取中国古典式的“泻”与“平”的造境法。即使是西洋人以洋美学追求为主体的设计,有时也很会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精华,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果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中对水的运用,主要不是使其上扬,而是用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就会很有点“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节选自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1.下列关于“城中水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城中水景”包括在离自然水域颇远的某些大型建筑物和公众共享空间内外以人工力量营造的小规模水景。

B. “城中水景”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形态各异、“上喷蹿跳”的喷泉,也可以是具有“水往低处流”自然属性的瀑布。

C. “城中水景”能润泽城市空气、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景观,对城市来说,它是一种很必要的景观。

D. 在营造“城中水景”时,中国古典式“泻”与“平”的造境法也会被西洋人在主体设计中出奇地运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文化心理,使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是“泻”和“平”,所以,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大多没有喷泉的设置。

B. 《红楼梦》大观园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顺从和适应水的自然属性的传统审美心态。

C. 人工喷泉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能激发人们昂扬的创新精神已成共识,这种共识导致城市人造景观中对喷泉的营造越来越热。

D. “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能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通过让水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来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因此人们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有关水的文句,很多都是咏赞瀑布和平湖的。

B. “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了水“泻”的常态,“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表现了水“平”的常态。

C. 紫禁城庞大的建筑群无一处喷泉,而规模要小得多的西洋皇宫里,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这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

D. 道不出喷泉“嬉水”的美学动机,为赶时髦而盲目设置喷泉,倒不如采用中国古典式的造境法,或许还能营造出“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新密市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奕帆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

以上事情,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近,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居民素质是居民在长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城市居民是践行、传播城市文明的主体, __,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城市居民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居民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既可以通过个体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整体表现出来。在提升居民素质时,__ ,也要关注社会群体在公共场所里的行为和形象。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需要着眼物质层面的城镇化,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般认为是词人晚年所作,抒发的情感是对国破、家败、人亡、心伤等惨境的悲叹之情。

B. 母校校园内不同时期的建筑与周围的树木等共同组成多个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C. 这些领域的老年人退休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但没人做,而且也会导致劳动市场上出现结构性短缺的现象。

D. 10月24日,随着成立亚洲基金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那支魔杖般的笔,又犀利,又机智,又俏皮,汨汨地流泻出无穷无尽的笑料,皮里阳秋,包藏着可悲可恨可鄙的内核。

   ②退欧阵营的支持者对财政研究所的报道不以为意,质疑一向标榜无党派色彩的财政研究所此时公开为留欧呐喊,不过是因为接受了欧盟方面的援助。

   ③一个指挥员应该随时关注战场形势,从大局出发,全盘调度,岂能目无全牛,斤斤计较于这些琐碎小事,以致误了大事?

   ④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今天国家要振兴传统文化,作为艺校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京剧艺术薪火相传,这是我们的责任。

   ⑤由于他经常无视单位的规章制度,甚至久假不归,有急事也找不到他,单位领导很不满意,经研究决定,勒令他辞职。

   ⑥网上的一篇《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案件警示录》,让一些口头冠冕堂皇、内心龌龊的“两面人”贪官成为社会热点。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举例来解释“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 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朝统治者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送李使君贬连州

刘长卿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

秋风吹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B. “愁”字奠定了全诗悲戚激愤的基调,“秋风”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更增愁情。

C. 在秋雨的寒意中,友人前往被贬之地任职,一路孤单,这种处境令人同情而感伤。

D. 唐代诗人喜爱用“汉”来指“唐”,本诗中的“汉廷”,其实就是“唐廷”之意。

E. 尾句以景结情,这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表现手法相同。

2.第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起自寒微/卓尔赢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 起自寒微/卓尔市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 起自寒微/卓尔赢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 起自寒微/卓尔赢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 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周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 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 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 郑冲是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 郑冲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洎牧以谗诛    B.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 然今卒困于此

 

解释加点字词

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  ②嬴而不助五国也____________

③本图宦达,不名节____________ ④茕茕孑立,形影相_____________

⑤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__________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3500/35971) 首页 上一页 13495 13496 13497 13498 13499 13500 13501 13502 13503 13504 135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