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謇是一方风水 卞毓方 ①阳光从头顶白花花、明晃晃地喷洒下来,仿佛蓝天无穷无尽的诉说。它沐浴着、抚慰着大地全部敏感的神经。有一刹那,它刺痛了我的瞳孔。因为你不得不仰起头,眯了眼,打量矗立于大道中央的这位状元——张謇的铜塑。紫褐色的身姿挺拔在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座上,那起点就攒足了气势。太阳的光芒聚焦在他的圆颅、方肩,飞弹出一派银色的光辉。张謇一手拄了文明棍,一手插在大氅的口袋里,气定神闲,蔼然远视——如果乡人不说,我会当他是孙中山,反正他们生活的背景相近,衣着、神态也差不多。 ②我在张謇的铜塑前沉思,想要离开却挪不了步——你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他唤醒了我关于“根”的一连串记忆,以及帮我重新扫描知识阶层在新一轮世纪之交的多元光谱。 ③张謇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大魁天下不久,就遇上了“唤起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的甲午血战,他的脑袋,应该是既空虚又清醒的。 ④苦读了三十多个寒暑,足下终于踏了青云,这一天实在来之不易。就好像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精疲力竭地爬上华山峰巅,回望来路,禁不住眼花欲坠。全国有多少怀笔如刀的士子啊,而状元只有一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士成功也是万骨朽啊! ⑤但张謇本人却不这么想。皇帝亲赐的翰林院修撰,拢共才对付了三个来月,拍拍身子就想走人。说什么“謇天与野性,本无宦情”!说什么“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不想当官你还拼命考它干吗?莫不是验证了一种既得心理:世人面对欲望中的高峰,未攀之前,常常是心向往之,寤寐求之;及至登高凌绝,待最初的惊喜消退,便会觉得实际的乐趣也不过尔尔? ⑥都不是。这是一个躁动于主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时代精英,我相信他一定是听到了历史车轮越来越快的铿锵撞击声。那钢与铁的交奏,总叫他坐卧不安。有朝一日,人类如果发明一种“望时镜”,那么,我们就会看张翰林如何皱眉蹙额,绕着狭小的天井徘徊,一会儿走到一株老态龙钟、筋骨毕露的国槐前,拿拳狠命擂它的干,用双手使劲撼它的根,一会儿又仰起脸,透过枯黄稀疏的叶片,怅望灰蒙蒙、虚幻幻的苍天…… ⑦张謇很快就溜回了南通老家。冲出京城浮华虚誉的包围,立刻就感到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精彩。在他的老家,他建成了包括农、工、商、运输、银行,兼及教育的宏大体系。创立大生纱厂,组建垦牧公司,兴办师范学校和中小学堂,总归一句话,就是要“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坦言:以上作为“不敢惊天动地,但求经天纬地”;不敢指望它立竿见影,疗救古国千年沉疴,但求“播种九幽之下,策效百岁之遥”。 ⑧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张謇拿他的思想在通州乃至苏北大地搅出了一派新局面,在历代文曲星的方阵间树起一面旗帜。他让从唐太宗起就精心策划的、让天下读书人尽入彀中的“金钟罩”,有了明显的豁口。他让一个僵化了的状元躯壳,有了异质的活泼泼的生命。 ⑨吾生也晚,张謇等不及我眼底的流云,我也抓不着他飘然远去的衣袂。然而,毕竟有缘。把张謇引入我的视野的,是我那位乡村知识分子的祖父。祖父来到我的故乡,是因张謇的召唤而来的。他从没见过这位张状元,但见到了状元的实绩。大批世居长江北岸的海门人,被集体招募到这片百年荒滩,大规模地种植棉花。生命的热流就在这片处女地上激起了缤纷的浪花。射阳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屡屡亮相在国内各大报刊的新闻版面,不光是因为它拥有天然妙绝的丹顶鹤饲养基地,也不光是因为射阳河上新开张的龙舟闹猛,而且是由于它的棉花产量,多次雄踞全国榜首——这也是一种状元,并且不折不扣是张謇张状元的遗泽。张謇没能看到这一天,但也预料到了。他曾满怀希冀地自期:“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是一簇春苗。张謇是一蓬火焰。张謇是一方风水。他的精神,注定是要在我家乡生根发芽、巍巍壮观的了。 ⑩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比生命更长,它的辉煌不是毕露在创始者的生前,而是隐藏在他的身后。他只能依稀把握到它的开端并且竭尽全力地做。张謇,你这从翰林院出逃的叛逆!站在长江口观沧海,是胆怯,还是激动?也许两者都有,但激动,欢呼,却为永恒。 (选自卞毓方散文集《千山独行》,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张謇是一方风水》为题,表现了张謇在家乡的深远影响和对家乡后人的激励,表达了作者对张謇的敬佩、赞美之情。 B.作者在家乡把张謇铜像误认为是孙中山,是因为张謇与孙中山不仅生活背景相近,而且衣着、神态也相似,这只是一种形似的联想。 C.作者面对张謇铜像“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是因为那目光唤醒了他关于“根”的记忆,并促使他在世纪之交对“知识阶层”作重新扫描。 D.“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比生命更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在人生中竭尽全力地创造,才能延长人的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E.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语言优雅,议论精到,文中多处使用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2)全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次大意。 (3)文章第⑥段对张謇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说“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归纳张謇的“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博学之,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 (《中庸》) (2)物格而后知至,_______,意诚而后心正,_______,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_,______。”有我之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宋]向子讠垔①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①向子讠垔(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间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讠垔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讠垔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2.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张公洞记 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泛,已泊湖氵父。湖氵父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雾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巨万乳皆下垂,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①、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沫,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下上几百余级。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曰张果②,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③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 (选自《王世贞文选》,有删改) 丹灶:炼丹的灶。②张果:即张果老,唐代道士。③左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左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可名状 名:命名。 B. 迹之则益湿 迹:追踪。 C. 诡不可胜记 诡:怪异。 D. 仿佛貌之耳 貌:表现。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B. 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C. 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D. 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湖上留宿时,因为半夜下起了大雨而焦急徘徊,难以入睡,等到天亮雨停,才和五位同伴走了四里多路,抵达张公洞。 B. 作者一行从后洞进入,沿着陡直湿滑的石阶艰难地向下行走,途中看到了晶莹的乳石和前人用过的石床、丹灶、盐廪等遗物。 C. 张公洞狭窄险隘,低洼潮湿,洞里的乳石色彩缤纷,形状怪异,这使作者一行既享探险之趣,又欣赏到奇幻壮丽的景观。 D. 作者根据游洞经历和张道陵的事迹,指出“张公”既不是汉代的张道陵,也不是唐代的张果老,澄清了张公洞的有关传言。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 (2)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
|
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4)而听细说。 (5)沛公居山东时。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
指出句式并翻译。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沛公军霸上。 (3)具告以事。 (4)若属皆且为所虏! (5)大王来何操? (6)沛公安在?
|
|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乃令张良留谢 (2)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大礼不辞小让 (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听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幸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5)去 相去四十里 脱身独去 (6)若 若入前为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然 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8)于 贪于财货 长于臣 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10)为 使子婴为相任 为击破沛公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之奈何 军中无以为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11)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为之奈何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珍宝尽有之 (12)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且焉置土石
|
|
找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范增数目项王 (10)若入前为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12)头发上指 (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4)籍吏民,封府库 (15)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
|
解释下面虚词的意思。 (1)固不如也 (2)君安与项伯有故 (3)孰与君少长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5)因言曰 (6)今者有小人之言 (7)不然,籍何以至此 (8)因留沛公与饮 (9)以示之者三 (10)因击沛公于坐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
|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飨土卒 (2)夜驰之沛公军 (3)无所取 (4)从沛公 (5)亡去不义 (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7)与臣游 (8)籍吏民 (9)他盗之出入 (10)具言 (11)若入前为寿 (12)杀人如不能举 (13)窃为大王不取也 (14)坐须臾 (15)相去四十里 (16)置车骑 (17)督过之 (18)令张良留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