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几世几年, 。 (杜牧《阿房宫赋》) (4) 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作文。 请以“这里没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8分) 箩 筐 林清玄 ①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用竹子撑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撒了一把米,孩子们躲在一角拉着绳子,等待着大雨前急着觅食的麻雀。 ②一只麻雀咻咻两声从屋顶上飞翔而下,在蕉场边跳跃着,慢慢地,它发现了白米,一步一步跳进箩筐里;孩子们把绳子一拉,箩筐砰然盖住,惊慌的麻雀打着双翼,却一点也找不到出路地悲哀地号叫出声。孩子们欢呼着自墙边出来,七八只手争着去捉那只小小的雀子,一个大孩子用原来绑竹子的那根线系住麻雀的腿,然后将它放飞。 ③麻雀以为得到了自由,振力地飞翔,到屋顶高的时候才知道被缚住了脚,颓然跌落在地上,它不灰心,再飞起,又跌落,直到完全没有力气,蹲在褐黄色的土地上,绝望地喘着气,还忧戚地长嘶,仿佛在向某一处不知的远方呼唤着什么。 ④这捕麻雀的游戏,是我幼年经常玩的,如今在心情沉落的此刻,心中不禁一阵哀感。我想着小小的麻雀走进箩筐的景况,只是为了啄食几粒白米,未料竟落进一个不可超拔的生命陷阱里去,农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白日里辛勤地工作,夜里还要去巡田,有时也只是为了求取三餐的温饱,没想到勤奋打拼地工作,竟也走入了命运的箩筐。 ⑤箩筐是劳作的人们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它是收成时一串快乐的歌声。在收成的时节,看着人人挑着空空的箩筐走过黎明的田路,当太阳斜向山边,他们弯腰吃力地挑着饱满的箩筐,走过晚霞投照的田埂,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比一切美术音乐还美。 ⑥我每看到农人收成,挑着箩筐唱简单的歌回家,就冥冥想起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人间再也没有比这篇诗章更令人动容的作品了。 ⑦遗憾的是,农民写作歌颂大地的诗章时,不免有感叹号,不免有问号,有时还有通向不可知的分号!我看过狂风下不能出海的渔民,望着箩篱出神;看过海水倒灌淹没盐田,在家里踢着箩筐出气的盐民;看过火旱时的龟裂土地,农民挑着空的箩筐叹息。那样单纯的情切意乱,比诗人捻断数根须犹不能下笔还要忧心百倍;这时的农民正是契诃夫笔下没有主题的人,失去土地的依恃,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 ⑧由于气候的不能收成和没有收成固是伤心的事,倘若收成过剩而必须抛弃自己的心血,更是最大的打击。这一次我的乡人因为收成过多,不得不把几千万公斤的香蕉毁弃,每个人的心都被抓出了几道血痕。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理,从来没有听说过“收成过剩”这个东西,怪不得几位白了胡子的乡人要感叹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呀! 1.文章开头写孩子们用箩筐捉麻雀的情景有什么用意?(4分) 2.请分析作者将农民比作“大地诗人”的表达效果。(4分) 3.说一说“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这句话的内涵。(4分) 4.本文以箩筐形象来表现农民的生产生活,试结合全文概括箩筐的丰富意蕴。(6分)
|
|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即可。(3分) 走进徽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人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 。 。 。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 ①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②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 ③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④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
|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两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濯吾足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②眇:小。 1.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 薄:轻视 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 恤:顾及 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 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 短:缺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气质自高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 因击沛公于坐 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 文王拘而演周易 D.盛称之于上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3分) ①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②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③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④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⑤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⑥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愤然离开。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伐声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 5.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分)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3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文化养生 徐宏力 国学大师长寿者居多,季羡林享年九十六,梁漱溟九十五,钱穆九十五,冯友兰九十五,南怀瑾九十四,任继愈九十三。如果扩大到国艺,也大抵如此,书法家启功享年九十三,国画家齐白石九十三。业界也有人不太长寿,多因特别变故,不妨碍统计学得出的优势结论。国学养生有传统,孔子享年七十三,孟子八十四,现在看不算什么,但在2500多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相比之下,孔孟均过古稀。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结论:“仁者寿。”君子尽享天年,受上苍眷顾,中国文化有生命道理。 国学大师长寿是因也是果。不长寿不能成为大师。文科靠积累,在积累中创新;理科靠创新,在创新中积累。国学是功夫活儿,没磨到时候,总觉得差点儿成色。反过来看,文化养生,亦为大师们长寿的原因。国学是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学问。气定神闲者有仙风道骨,心安理得者有圣贤气象。平衡是健康的基本前提,儒家的责任催人进取,道家的释怀让人放松。西方文化精英常出绝对主义情绪,容易走极端。中国士人巧取中和之道,有精神避难所,不容易崩溃。 有人说,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是文化,把复杂的事搞简单是科学;把明白的事搞糊涂是哲学,把糊涂的事搞明白是法学;把糊涂人讲明白叫老师,把明白人讲糊涂叫领导;稀里糊涂把人治好是中医,明明白白把人治死是西医。这些话虽为调侃,可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西医是科学,科学简化了对象,也带来了简化后的偏见,大病能确诊,但不一定能治好,死在什么上,心跟明镜似的。中医既是科学,也是文化,是科学有争议,是文化没有争议。中国文化容忍甚至赞赏言不及义,不确定性并非贬义词。郎中说不到解剖学的病灶上去,但也能治病,只要病人痊愈了,结论是否确切,人们并不在意。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大医即大儒,与国学通。中医如易,讲究阴阳辩证施治,头痛医脚,不像西医那样辨病施治。中医讲究整体性,擅长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病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不像西医见树不见林。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大都用动植物药物,副作用小,不像西药基于化学合成。中医靠经验,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越老越可信,不像西医唯科学。中医推崇仁和,喜欢调和疗法,不像西医突出对抗疗法。中医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国学的优点与缺点,国医就是国学的一部分,思维方式相通,用来治病是医生,用来治人是老师,用来治国是官员。医生与官员都写作“大夫”,读音不同,岗位不同;医生与老师在民间都叫“先生”,读音相同,岗位不同,均受待见。 诗人流沙河(余勋坦)是高龄文化人,1989年,他已病得很重,有些心灰意冷,便重读庄子。这次不是阅读,而是研读,以投入为解脱,结果很奇妙,按他夫人的话说,庄子救回来了一个快死的人。流沙河后来写了《庄子现代版》这部书,可以说是生命之作,他每天如庄子般咀嚼淡定、乐观、飘逸、豁达的人生细节,乐此不疲。笔者曾患左手麻疾,去看医生,他开了点儿药后告诉我,回去带着麻手快乐地生活。有病没病,没心就好;好与不好,糊涂点儿好;不好与好,随它去了。不知什么时候,麻疾消失。我也体会到了几分庄子智慧。 (2013年7月8日《齐鲁晚报》) 1.关于“文化养生”,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文化养生”主要指国学养生和中医治疗,二者在文化上是相通的。中医既是文化,也是科学,这是毫无疑义的。 B.中国文化有生命道理,儒家讲究放松,道家讲究释怀,二者中和,便形成了中国士人的精神避难所。 C.国学能够养生,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能够滋养人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寿”。 D.国学让人气定神闲、心安理得,因而,国学家们大多长寿;反过来看,长寿也是他们成为国学大师的重要原因。 2.对中医和西医特点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治疗往往依靠经验,有时不需要确切的科学依据也能把病治好。 B.西医讲究科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些大病虽能确诊却无法治愈。 C.中医与国学相通,推崇仁和,强调天人合一,讲究阴阳调和,辨病施治。 D.西医不讲究整体,采用对抗疗法,药物基于化学合成,副作用比中医大。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寿者不能成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梁漱溟等人之所以被称为国学大师,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长寿。 B.国学大师长寿跟文化养生分不开,多种文化的中和与平衡是他们保持健康的基本前提。 C.中医吸收了国学的优点而摒弃了它的缺点,作为国学一部分的国医,既可治病,也可治国。 D.流沙河通过研读庄子使重病痊愈,这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 E.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
|
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文异爨 客逾(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妪(婢女)每谓余曰 以手阖(关闭)门 C.墙往往(到处)而是 殆(大概)有神护者 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志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