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精神贫血比饥饿更可怕

郭震海

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中到处充斥着恶搞、灌水。如果网络是一块抹布,将一些无聊的花边新闻和恶搞等挤干净后,剩下的有价值的信息又有多少呢?比如恶搞,除部分人借助这种形式发泄心中的不满外,还有一种心态叫“无聊”;少数人借助网络散布一些不实传言除一些“别有用心”者或“恶作剧”者外,暴露出的还有一些无聊的人做了一些“无聊”的傻事。

有人说,这个年代是个精神空虚的年代,是个充满着空虚和无聊的年代,是个被“感官刺激”和“颓废堕落”所包围的年代。这样说有点绝对,不过这种“无聊”“提不起精神”式的“精神贫血症”,却在少数人中真实地蔓延着。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当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上升的GDP的时候,精神上的“GDP”却在不断萎缩。收入不公、部分官员腐化堕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愈发狂热,一些人向往“奢华”变得越来越浮躁,一些人急功近利变得越来越不择手段,“钱”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一些人开始迷茫,他们在精神上极度空虚,心灵感觉没有依托,甚至没有理想,没有信仰,心无处安放。这也给一些癫狂、丑恶的东西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前一段报道的癫狂培训,使不少人沉迷于“穿越前世今生”之中。

其实,历史曾经给过我们沉痛的教训,19世纪初,清朝社会凭借康乾盛世造就的物质文明,腐朽奢华一时间成为社会追求的主流,导致官场黑暗腐败、官吏贪暴无能、军队溃不成军、百姓麻木不仁,结果一场鸦片战争将这个泱泱大国带入到百余年的水深火热之中。

人类的历史发展,是一部物质生产史,也是一部文化创造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经济是筋骨,精神文明是灵魂。筋骨软弱,就无法坚强独立;同样失去灵魂,就会迷失自我。

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才能“仓廪实”“衣食足”。这里的“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经济的概念,而“知礼节”和“知荣辱”则是精神文化的范畴。任何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高尚精神强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否则将会变得庸俗、低级。只有在高尚的精神文明的牵引下,一个社会才有持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倘若精神空虚,文化庸俗、低级就可能“不打自垮”。精神上的贫血远比饥饿和贫穷更可怕!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26日)

1.下列各句对我国现代社会“精神贫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中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到处都充斥着恶搞、灌水,有人借助这种形式发泄心中的不满,还有人发布一些无聊的或恶作剧的信息。

B. 这个年代充满着空虚和无聊,成了一个被“感官刺激”和“颓废堕落”所包围的年代。

C. 这些年,收入不公、部分官员腐化堕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愈发狂热,一些人急功近利,“钱”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D. 一些人开始迷茫,他们在精神上极度空虚,心灵感觉没有依托,甚至没有理想,没有信仰,心无处安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到处恶搞,到处恶作剧,才导致了一些无聊的人做了一些“无聊”的傻事。

B.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物质让其坚强独立,精神又促使其不迷失方向,二者缺一不可。

C. 当腐朽奢华成为清朝社会追求的主流时,当官场黑暗腐败,官吏贪暴无能、不能为民做主之时,清朝社会也就从此走向衰落。

D. 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精神如果空虚的话,就可能会不打自垮,   因此,从某个程度上来看,精神的贫穷可能比物质贫穷更可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现今的社会,很多人都是在眼睛只盯着上升的GDP的时候,精神上的“GDP”却在不断萎缩。

B. 现代人的迷茫,给一些癫狂、丑恶的东西提供了可乘之机,前一段报道的癫狂培训,使不少人沉迷于“穿越前世今生”之中,就是一个例子。

C. 历史曾经给过我们沉痛的教训,但很多人还是重蹈覆辙,仍然在过度地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文明的追求。

D. 只要在高尚的精神文明的牵引下,一个社会就会有持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这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真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毒舌来了,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如今成了网红,成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卖点。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人们普遍患上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温情的电视剧、人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这些很有必要,但多到让人窒息,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打开一扇窗子。 ——《南方周末》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对毒舌你持何种态度?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我国首枚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文字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工业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解放人类繁重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另外,发展机器人产业,虽然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一        。据报道,机器人已经在全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00万到600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万到500万个。       ,因为是人类在创新和发展机器人,并且控制机器人为人类工作,尤其是使人更多关注         ,将机器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与人类创造力有机结合,助推幸福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荷花能出污泥而不染,荷叶可将水滴抖落得干干净净,这是因为其外表覆盖着一种像蜡一样的物质,科学家们称这种表面为拒水表面。荷叶的拒水表面上布满小包,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针对于叶面的保护层。你可以将那些小包想象成无数撑开的雨伞雨伞的下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气垫。当雨滴落下时,气垫中的空气并没有排出去。由于小包间的距离非常小,________ ,雨水便只能在小包上面滚来滚去了。

A. 雨水无法穿过空气进入到真正的叶面上

B. 雨水无法穿过雨伞的缝隙进入到真正的叶面上

C. 空气无法让真正的叶面接收到缝隙里来的雨水

D. 空气让雨水无法穿过缝隙进入到真正的叶面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采取不规范的熏制及保存方式,以及施用化肥、农药,许多传统优质药材正逐渐流失原有药性。

B因为时代有苦难,而诗人就是那个能够把我们心里不知道如何释放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诗歌成了整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C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来自两个黑洞的合并,合并过程中有相当于3倍太阳质量的能量被以引力波形式释放出去。

D中国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希望增进和提高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友好往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天猫、京东等都开设网上超市,超市大佬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前一波“触网”败北后,今年 ________ 再次踏上电子商务的新征途。

(2)有人一度预言,纸质图书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而现在看来,纸质书非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还大有  ________   之势。

(3)最近部分地区已关闭的矿山出现  ________   情况,市政府近日出台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再次部署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动。

A. 卷土重来  重振旗鼓  死灰复燃

B. 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

C. 死灰复燃  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D. 重振旗鼓  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略谈陈三立

傅璇宗

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与影响已远超过历史学界。他在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我们知道,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都是他们那一时代的改革者,深为中华民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而扼腕愤慨。陈宝箴作为地主要员,特别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后,任湖南巡抚,一种深刻的民族危亡感使他力图振兴实业,讲求维新自强,他的得力助手就是其子三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因战争失败引起进一步的割地赔款,这对知识界触动极大。当时陈宝箴已由湖北改迁直隶布政使。马关条约签后,1895年5月,他曾致电张之洞,请诛李鸿章以谢国人。同年9月,陈三立至上海,与康有为、黄遵宪等会晤,参预筹备上海强学会事。也就在这一年秋,陈宝箴被任命为湖南巡抚。陈宝箴长期居于湘中,对当地民情甚为熟悉,又激于时势风云,积极推行新政。陈三立此时也返湘,协助其父,并推荐梁启超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

但是正当湘省新政轰轰烈烈开展之时,八月份北京变法宣告失败,清廷下令,陈宝箴父子均革职,且永不叙用。这是陈三立一生的转折点。他随即陪侍其父归江西修水老家居住。三立为其父所写行状,以极沉痛的笔调描述他们这一段的生活情景:“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西逃陕西,就在这世难亟变之际,陈宝箴在焦虑抑郁中去世。此后,陈三立移居南京,并经常来往于武昌、南昌、庐山、上海等地,虽然其间他曾一度与其家乡江西修建铁路事情,但始终远离政治,以超然于世的诗人自许。只是他仍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1932年他住庐山,正值“一·二八”事变,日军发动对上海的进攻,据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忆民国二十一年壬申,日寇侵占上海闸北,沪战遂作。先生居牯岭,而日夕不宁,于邮局订阅航空沪报,每日望报至,读意,则愀然若有深忧。”而宗九奇《陈三立传略》记此事,更谓:“每日望报至,至则读,读毕辄愀然形于色,郁郁不语。一日深夜,忽于梦中狂叫,喊杀日寇。”1933年秋冬,移居北平城中。1937年7月芦沟桥炮声起,日本侵略军进城,八十五岁的老人不胜家国之悲,一气之下,绝食而死。

陈三立年青时自许甚高,他随侍其父游宦各地,目睹清朝吏治的腐败,往往“醉后感时事,讥议得失,辄自负,诋诸公贵人”,自以才识当出诸公贵人上。封建政治的腐败与列强的侵略,一种民族危亡感使他投身于维新变法的大潮流中。但是他与其父在湖南推行的新政,看似和康梁的变法相同,所走的路子却各异。

陈三立在清末民初,一直以诗文名家,有盛名于东南。如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尔戈访华,时陈三立七十二岁,正寓居杭州,徐志摩等特地从北平前往杭州,介绍他们两位见面、合影。如吴宗慈《陈三立传略》所说:“华、印两诗人,各为其本国之泰斗,比肩一帖,接迹重洋,诚近代中印文化沟通之佳话。”1925年,《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五号至第九号,刊载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将陈三立以“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当之,可见当时人视之为执中国诗坛之牛耳。1936年陈三立已依随陈寅恪移居北平。那年伦敦国际笔会曾邀请他和胡适与会,以胡代表新文学,他代表传统文学,终因陈三立时年已八十四,不能远涉重洋而止。在后世一般人印象中,散原老人只是一个足迹仅涉山林、只以诗文自娱的诗翁,而不太了解他前半生还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颇有新见的改革家。

他为一些清室故臣所作序跋、墓志中,对清之覆亡表示痛惜,而对武昌起义却抱对立情绪。但尽管他当时对西方的认识还茫然得很,尽管他仍以遗老自居,却尽可能送几个儿子出国,去接受与故老传统迥异的西学,并且还寄以厚望,这可以提供我们去进一步认识处于新旧交替中而又急剧变化的近代中国,人们思想面貌的异常复杂性。

                                                (选自《中国文化研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之所以成为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思想开放的家庭环境里。

B.陈三立在湘协助其父轰轰烈烈推行新政时,北京变法失败,父子二人均革职,且永不叙用,这让陈三立心灰意冷而远离政治。

C.陈三立年青时自许甚高, 目睹清朝吏治的腐败,往往诋毁诸公贵人,且在投身于维新变法的大潮流中时,和康梁的变法路子不同。

D.吴宗慈《陈三立传略》和宗九奇《陈三立传略》中记录的陈三立在日军发动对上海的进攻时的深切忧虑,展示出他爱国者的形象。

E. 伦敦国际笔会曾邀请他和胡适与会,但他当时足迹仅涉山林、只以诗文自娱,因此以年迈不能远涉重洋为由,没有参加这次笔会。

(2)文章写陈三立,又安排了对陈宝箴和陈寅恪的介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认真阅读文章内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陈三立的主要事迹。

(4)作为改革家,陈三立又往往以遗老自居;他对武昌起义抱对立情绪,而又送孩子们出国学习。他的思想是否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虞美人》李煜)

(2)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杜牧)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杜牧)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 “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 “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 “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 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雨霖铃》的下阙。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680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6800 16801 16802 16803 16804 16805 16806 16807 16808 16809 168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