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木头的信仰

刘云芳

他用细长的钢挫在小叶紫檀上打磨,这块木头是他近得的。紫红色的粉沫纷纷落进透明的杯子里,这些微小的鱼太沉,迅速沉了底。他在检验这块木头的真伪,探究它真正的身份。这个过程中,他比木头还安静。目光却像猫,在杯底捕捉着木屑的表情。 

检验一块木头的真伪还需要闻它的气味。他轻易就能察觉它们在气味上的差别。我是分辨不出的。“不都是木头吗”我总这样说。他并不怪罪我粗糙的嗅觉和归类,每次都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期待地把木头送到我眼前。有的木头在人的手里传来传去,汗味让它自身的气味变淡,甚至完全改变。这时需要稍稍打磨一下,将外层褪掉,它的气味就会重新回来。木头跟人一样,在人群里呆得太久,就把自己的味道藏在了身体里。后来,我真的从小叶紫檀里嗅到了一种带着甜味的果香,这气息让人上瘾,那是木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修练的结果。同样一种木头,有的是果香,有的是奶油味,有的却散发着巧克力的味道。这些信息记录了一棵树的出身、籍贯、生长环境以及它所经历的种种的遭遇。再出身高贵的木头,也需要修行,在阳光雨露里丰满自己的年轮。木头习惯用花纹记录心事,而不是叶子。叶子来去反复,是靠不住的。繁茂的枝叶像鸟和巢,禁不起寒冷,也禁不起别离。 

他——我的丈夫是一棵人形的树。很多时候,他是沉默寡言的。他在背包里装满了钢挫、刻刀,这些坚硬的东西,穿过大街小巷,活像个带着秘密任务的刀客。作为年轻的男性,他没有把目光放到实用的事务上,无意于职位高低,沉湎于当下的安逸,难免让亲友们跟着着急。他只能看见木头的心事。那些被人视为无用的边角料的木头,身体的大部分已经成为某个家具,在一个富贵人的家里,或者某个高端红木家具的展室里,被鸡毛弹子或者一双厚实、柔软的手抚摸。现在,它被弃之的部分,要么是多余,要么是因为不合规则。  规则是人验示自己的同类或者其他事物的标准。从幼儿园起,小小的人类就被迫割掉异于常人的部分。唱歌时,身体要跟别人一样摇摆;一律把太阳画成金色的圆圈;房子前一律有小草和一个长着发丝一样细腿的小人……得让他们明白:拥有不整齐的部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们需要忘记自己真正的内心,那个与他人不一样的部分。依照这个规则,一些木块被流放,它们在小摊上辗转,像一个插草标的民女,等着有人来怜悯、相认。一些看似平庸的木头,也可能有着奇特的内心。它紧紧搂住这隐秘的部分,等待一个用目光来透视、用硬物来开门的人。__

我的“人形树”丈夫心里有一块能照见木头内心的镜子,在遇到它们之前或者之后,一块木头的内心就活在他脑海里。他们在交流中互换心情。你看,他嗅它的气息,抚摸它的棱角——那些被切割之后留下的伤疤。他的目光多么柔情,那是他看到女人、看到人民币时没有出现过的一种光亮。他仿佛见过它,当时是个影子,是虚幻的,此刻它从影子里出生,变得如此具体。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能让他有这样的激情,就像娶妻。那时,别人给他介绍了许多女朋友,她们高挑、美丽、物质条件优越、有良好的修养。可他不要。他偏偏找了一个穷人的女儿,来自偏远的小山村,也没能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他明白,只有在她面前,他像木头一样的沉默才不是异类。 

他那样小心地唤醒沉睡的木头,用三角刀、斜刀、平刀等等几十把不同型号的刻刀为它的骨骼定形、定位。2000号或者3000号沙纸能让它们光滑如真正的婴儿。而小叶紫檀这样的木头也不辜负人的辛苦,闪出金星,这迷人的眼神。这个过程中,他像个接生婆,虽然预测了它们的大小和结构,但不到最后完工,一切变化皆有可能。他不希望被打断,但琐事却不断来:忙工作,给幼子折纸,搭积木,给电脑前的妻子倒水。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似乎都比给一截木头接生重要。但任何事情带来的欣喜,都不及一截木头的重生多。那一刻,木头也是欣喜的,因为它发出了超越金子的光芒。那光芒能把人的目光吸进去。 

上班时,他不是人形树,是螺丝。从早上起床,挤公交车开始,到天黑前挤公交车回来结束。这枚没有野心的螺丝,在单位让其他人觉得安全而舒适。但到了饭桌上就会受人嘲笑。他不喝酒,也不拍马屁,这就很没意思。无论怎样劝解,他都坚持自己的选择,长时间与木头交往,让他已经拥有了木头般的定力。这一点跟旁边那位黑脸男人不同。那个原来跟他一样有着沉郁个性的男人已经改变,他学着李白的样子潇洒地喝酒,也用播音腔吟诵着关于赞颂的诗歌,这种语言的按摩,让他在别人陶醉之前先醉了,开始语无伦次。他想变成人群里的雕刻者,而非木头。他要把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把真正的自己封存起来,等着有一天拥有雕刻他人权力的时候,再将之释放。那是一个小芽,在一个金闪闪的螺丝的体内,它伸出触角敲打螺丝的心墙,让人不免纠结和烦躁。更多的时候,它们胎死腹中。主人一遍遍扼杀它们,却要等真正强大之后,以各种形式,假装那个小芽还在,假装它们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木头也是需要赞歌的。当一块儿木头从雕刻刀下飞尽它的木屑眼泪,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它就需要一首赞歌。这赞歌是一件与之搭配的绳子,或者一些愿意时常浸染它的汗水和目光。当这样的赞歌出现,并能左右一个人心情波动的弧度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雕刻者。它们用微小得几乎不被察觉的力量,雕刻着我的丈夫和学会闻木香的我。 

这棵“人形树”像很多人一样,每天急匆匆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心里却思索着某块木头的形态。也像一块木头一样,被雕刻的同时,雕刻着别的东西。被破坏的同时也破坏着别的什么东西。雕刻与破坏是天然的邻居。 

某个夜晚,他兴奋地走过来,让我看一块新打磨过的木头,“是赞比亚血檀,不是小叶紫檀。”为了验证这句话,他端来两杯水,再把两种木屑像药沫一样同时撒入水里。左边杯里的木屑已经干脆地沉入水底,右边杯里的木屑却显出一丝犹豫。它们的表面那么相近,遇到同一种事物却有着两副表情。他说,这好比机器能雕刻出精致的属相、坠饰和佛相,却雕不出一块木头内心的信仰

我相信,这是真的。

1.作者刻画了一个“黑脸男人”,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3.作者含蓄地诠释了“木头的信仰”,请结合全文指出这“信仰”的内涵。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段“他比木头还要安静。目光却像猫,在杯底捕捉着木屑的表情”,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塑了一个内心沉静,有着“木头的信仰”的男人形象。

B. “他偏偏找了一个穷人的女儿,来自偏远的小山村,也没能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他”的目的是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不愿受社会规则雕琢,将对名利的追求降到最低的人。

C. 第六段重生的木头的“欣喜”是被雕琢之后,具有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散发出超越黄金的光芒,它被赋予了高于黄金的收藏价值,甚至成为无价之宝。

D. 他上班时被比喻成了一颗“螺丝”,表明“他”在工作中没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没想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工作对他而言,只是谋生手段。

E. 本文语言储蓄蕴藉,引人深思,用机器雕刻的工艺品已推动了本性,被“规则”雕琢的人失去本性,再光鲜亮丽,也无法找回真实的自我。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歇》)

(2)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满江红·题冷泉亭

宋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注释】

①乾道六年(1170),三十一岁的辛弃疾,应召在延和殿晋见孝宗,陈奏恢复政见,被任为司农寺主簿,自此在临安做了约近两年无关恢复大计的簿计小吏。在此期间,辛弃疾游学冷泉亭,题写了此词。

②冷泉亭:唐代建筑,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为西湖名胜之一。诗人故乡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他家乡的水光山色也堪与冷泉亭一带媲美。

③琅玕:美石,一说指绿竹。

(1)写冷泉亭并不直奔题面,欲写名泉,先写奇峰,欲写奇峰,先写水木。鉴赏此词上片前五句写水木的诗句。

(2)下片“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写游亭活动,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3)结合诗句分析下片一“恨”字抒发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焉。    

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之道也。

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1)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2)自含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

自是之后,名士迭兴,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岂与世儒暗于大较,不权轻重,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君辱失守,小侵犯削弱,遂执不移哉!笔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连兵于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絓祸于越,势非寡也。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

历至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曰:“南越、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阸,选蠕观望。高祖时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今陛下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宜及士民乐用,征讨逆党,以一封疆。”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秏病,谓百姓远方何?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3)朕岂自谓能?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且无议军。”故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孔子称有德君子者邪!

(节选自《史记·律书》司马迁)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王不之道也                易:改变

B. 诸侯,兼列邦土            伯:称霸

C. 遂执不移哉                    等:同样

D. 刑罚不可於国                捐:捐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 爱心生,怒毒螯加

  位卑足羞,官盛近谀

B. 大至君辱失守,小侵犯削弱

  见犯死,重负国

C. 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孔子称有德君子者邪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腊月。

B. 猥,谦词,等于说“辱”,指降低身份,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动。

C. 国,西周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诸侯封地均称国;经春秋兼并到了战国,大诸侯们纷纷僭越称王,也称国;汉初封给异姓王的国,不少占有多郡之地。

D. 晋国,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的一组是

①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

②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

③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

④猥云德化, 不当用兵

⑤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

⑥今未能销距,原且坚边设侯,结和通使,休宁北陲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帝王制定事则,建立法度,确定万物的度数和准则,一切都遵照六律,六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B. 不可挽救的世儒不明大势,不权轻重,强调不用武力,结果国家削弱,甚至君亲受辱,国土失守。

C. 夏桀、殷纣、秦二世灭亡原因是穷兵黩武不知止足,贪得之心不能停息;汉文帝因固守高祖“知劳民不可烦”的经验,贻误战机,未能讨伐叛党,统一疆土。

D. 司马迁认为文帝能顺应民意,使百姓安心生产,百姓安不思乱,汉文帝堪称孔子赞美的那种有德君子。

6.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故 百 姓 无 内 外 之 徭 得 息 肩 于 田 亩 天 下 殷 富 粟 至 十 余 钱 鸣 鸡 吠 狗 烟 火 万 里 可 谓 和 乐 者 乎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

(2)自含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

(3)朕岂自谓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天”这一信仰本体相呼应,“天下”则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总体认识,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本体存在。对于天下的认识,反映了这个民族在其文明发端时期便重整体、重和谐、重经验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天下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并且成为王朝国家不断重构的合法性依据,最重要的是,为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政治共同体提供了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而论,与其说“天下”是一种“想象”,毋宁说是一次富有创造性的“发现”。

“天下”一词,首见于《尚书·召诰》“用于天下,越王显”,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天下”和“天子”“中国”“四夷”“五方”等意义相互关联的词应该大体上形成于同一时期。,“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1963年在陕西出土的“何荨”铭文上刻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四夷”一词则初见于《诗经·小雅》,“四夷交侵,中国背叛”。有学者认为,上述概念可能在夏商时期,也就是在“天”字出现后就产生了,但这一观点既无考古的印证,也没有文献资料的佐证。所以,目前能够确定的仅仅是,最晚在西周时期,“天下”和“中国”等文字就已经出现了。

相对于“天下”而言,历史上的“”中国虽然也包括多种涵义,但每一种涵义均较为清晰而易于梳理。“中国”指通常是指京畿之地,也有人认为就是“国之中”,还有人认为有汉族聚居的地区之意。总之,“中国”概念的内涵。正如前文所述及的,“天下”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想象,也是古代先民在文明发端时期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这一认知,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历史存在,是超越了种族、血缘关系和地区环境差异的实践理性范畴和产物。

在古代文献中,“天下”一词的使用具有泛指和特指这样两个特点,总体而言,其所指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涵义:其一,表示自然的概念。包含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万事万物,“圣人有以观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易经·系辞上》),“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经·系辞下》);其二,表示空间的概念。用以界定全部的地域和所有的范围,《礼记·曲礼》郑玄笺注曰:“天下,谓外及四海也”,“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吕氏春秋·慎势》),又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易经·系辞下》);其三,表示社会的概念。用以指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通常也包括分布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即由“五方之民”构成的世间或人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礼记·礼运》);其四,表示政治的。其意近似或相当于近代的国家,“天下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也”(《墨子·天志》),“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兴义”(《吕氏春秋·尚德》)。有时也特指政权或统治地位,“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与人”(《吕氏春秋·不侵》),“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兼有上述两层含义,“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荀子·强国篇》),“唯无以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也”(《庄子·天下篇》)。在实际运用当中,“天下”有时又包含着上述多种涵义。在宋代理学家朱熹《大学章句》所概括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平天下”也被视为封建政治伦理和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

以“天”为核心的信仰体系,滋生了“天下”的想象和探求,“天下”观念的支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建构的进程。溯源而论,天下既是自然延伸的发展空间,也是天子治下的世界秩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华民族追求建立“天下秩序”的历史就是一部“天下化”的历史。从这个意思上讲,天下观念可以说是全球化思想的最早或者说原始的萌芽,尽管最终的目标没有当然也无法实现,但从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天下化”的进程则是以“中国化”的结局而完美收官。总之,以天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和天下观念,奠定了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大一统”国家的政治基础和文化传统。

(节选自《中国古代的信仰精神与天下观念》郭盛民)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天下”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总体认识,是古代先民在文明发端时期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这一认知,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历史存在。

B. “天下”观念成为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不断重构的合法性依据;“天下”观念的支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建构的进程。

C.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天下”和“天子”“”中国“四夷”“五方”等词形成于同一时期。目前能够确定的只是,在西周初期,“天下”和“中国”等文字就已经出现了。

D. 溯源而论,天下既是自然延伸的发展空间,也是天子治下的世界秩序,从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天下化”的进程则是以“中国化”的结局而完美收官。

2.下面对“天下”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表示自然的概念。包含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句中的“天地”涵义不一致。

B. “天下”表示空间的概念。用以界定全部的地域和所有的范围,与《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中的“天下”涵义相同。

C. “天下”表示社会的概念。用以指代由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分布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构成的世间或人类,与《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在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句中的“天下”涵义相同。

D. “天下”表示政治的概念。与近代的国家的概念相当,也特指政权或统治地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句中的“天下”涵义一致。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天下的认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其文明发端时期便重整体、重和谐、重经验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这一认识为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政治共同体提供了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B. 明清之前,“中国”是包容在“天下”之中的一部分;明清时期及其以后的“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与“中国”概念的内涵相当。

C. 中华民族追求建立“天下秩序”的历史就是一部“天下化”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下观念可以说是全球化思想的最早或者说原始的萌芽。

D. 在实际运用当中,有时,“天下”的涵义丰富,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的“平天下”被视为封建政治伦理和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朱熹所言的这个“天下”,涵义就不是单一的。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 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4月1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欣然接受成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

C. 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

D. 新时代农民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只是图浮名,炫装潢,只藏不读,等于无书;尽力搜求,只贪量多,       内容,       ,只能算书肆;勤于记诵,却缺乏悟性,难于理解运用,没有       ,仍属不学无术之辈。“博览”则是获得这种“悟性”不可或缺的途径和基础,是历代学者极力       的读书方法。

A. 无论        束之高阁        远见卓识        推重

B. 不论        束之高阁        真知灼见        推崇

C. 无论        置之不理        真知灼见        推重

D. 不论        置之不理        远见卓识        推崇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抢(hōng)    (bān)师       戏(xuè)     取予求(yǘ)

B. (jí)      (gǔ)气        瘦(xuē)     掌而谈(zhǐ)

C. 痒(sào)     光(yíng)      鞭(tà)      月明星(xī)

D. 脚(diàn)    (zhòng)肯     收(qiàn)    宁缺滥(w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读一部小说要比看一幢建筑更为复杂。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单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亲自去尝试一下把握语词有多么艰险。当你想用语词来重现某一印象深刻的景象时,就会发现它已散乱成了千百个相互矛盾的片断。这些片断,有些需要淡化,有些需要强化,而在写的过程中,你还有可能根本就把握不住情感本身。这样的话,你不妨丢开自己的那些乱糟糟的稿纸,翻开某个伟大小说家的作品来读一读。这时你就更加体会到他们的高超技艺了。在那里,我们不仅会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譬如,在《鲁滨孙漂流记》里,我们沿着一条平坦的大路行进;事物和事物的次序就是一切。然而,如果说 荒野和历险对笛福来说就是一切的话,那么对简^奥斯汀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她那 里,只有客厅和人们的闲聊,以及从他们的闲聊中像铣子一样反映出来的个性。而当 我们再转向哈代时,我们又如置身于沼泽地里,头顶上是满天的星光。那里所显示 的,则是人性的另一面,是独处孤寂时最强烈的那阴暗的一面。我们与之打交道的, 与乂说是人,不如说是自然和命运。不过尽管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每个世界自身却是和谐一致的。每个世界的创造者都恪守自己的视角法则,所以不管他们多么使我们 费神,却从来不会像二三流作家那样,常把两种不同的现实引入同一本书’弄得我们 无所迨从。读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给你的一 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

(节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作者认为“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理由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笛福、简•奥斯汀、哈代的小说创作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3.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读小说?

 

简答题。

(1)鲁迅通过《风波》中的七斤与《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对剪辫子的不同态度,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2)《子夜》第十七章,在吴荪甫和赵伯韬谈判后,有这样一段描写:“然而这两个月的心血算是白费了!”吴荪甫自言自语地哼出了这一句来,在那静悄悄的大客厅里有一种刺耳的怪响。他跳起来,愕然四顾,疑心这不是他自己的话。”此时他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段描写体现了吴荪甫什么样的心理?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791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7910 17911 17912 17913 17914 17915 17916 17917 17918 17919 1792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