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月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千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近年来,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这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D. 福建土楼其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和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把下面一句话扩展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标点符号不算字数,使其更加丰富,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下面空格数共88格)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日前惠顾你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接受聘请。我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务必尽快与我洽谈。

 

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沁园春》戴复古 )

A. ②④①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B. 这两天,一条名为《我是谁》的1分30秒视频被广泛转载,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打广告,网友纷纷点赞:“暖心接地气!”“没想到有一天被我党广告圈粉!”

C. 《科技日报》记者说,通过展览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加速转变,从以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者共存的新阶段发展。

D.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高发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被诈骗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敌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B. 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它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C. 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D. 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不宜异同。(《出师表》)

(2)《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即使被肢解,自己爱美的心志也不会因为受挫而改变。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的结局。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 “中夜忽然愁”一句托物言志,夜半了,作者依然没有入睡,还在忧愁,突出愁之深、之切。

C.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可以像庄周一样,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 “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E. “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802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8020 18021 18022 18023 18024 18025 18026 18027 18028 18029 180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