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文艺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绝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画《农鞋》,为什么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尔做了生动的说明:是农鞋这点“在场的东西”引发观赏者回归到了其背后一系列“不在场的东西.’_一农夫为了面包而日日夜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对农夫的摧残,以至社会的贫穷、落后、不公,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农鞋上几个破洞的母源。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

中国传统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实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隐藏在作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让鉴赏者自己去领会、体悟,从而获得一种醒悟的满足感。

(摘编自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在今天仍然有价值,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B. 文艺作品的作者运用“万有相通”的理论,把形成作品本身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凝聚成结晶,创作出美的作品来。

C. “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不在场的东西”就是美的作品中的“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D. 如果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那么这个作品欣赏起来就可能给人一种“玩味无穷”的感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欣赏一件美的作品,通常是展开想象,把凝聚在作品背后无尽的内涵,一点一滴地进行仔细体味。

B. 欣赏作品时,能够获得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这“原来如此”就是指回归到形成这一件美的作品的母源。

C. 杜甫诗句中的“山河在”是作品中的“象”,这“象”的内涵,就是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

D. 《农鞋》画里的农鞋上的几个破洞,之所以能使观赏者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是因为“象”外有“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美学所说的美的本质,不是指声色之美这类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指意境美、精神美这类深层次的美。

B. 深入到美的作品的“象”外之“意”中,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即感受到 “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C. 有些美的作品中的凄凉与现实生活中的凄凉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具有审美意义,使欣赏者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D. 把“在场的东西”隐藏在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的作品具有含蓄之美,领会到作品中的情或意,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2日,广东某高中高三286名学生身着汉服,举行成人礼。仪式中有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的环节。该校称,希望通过这样特殊的仪式让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成人,学会感恩父母师长,回馈社会。

对于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社会上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传承了传统文化,有神圣感,体现了尊师重道传统;有人认为是教育的“跑偏”,违背了师生人格平等的理念;有人认为形式充满古风韵味,令人耳目一新;还有人认为华而不实,有形式主义和“作秀”之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11月10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向全球发布形象标识。下面是该形象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注]图案主体颜色为绿色,三江源系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不管经过了多少波折,走过了多少坎坷的道路,既有阳关大道,又有独木小桥,____。原因何在呢。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____。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_____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骑士小说是15、16世纪风行于西班牙文坛的一种通俗小说。它的兴起首先是  ①  西班牙光复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个庞大的骑士阶层。这个阶层受惠  ②  效忠于各抗击阿拉伯侵略的中小王国,曾为西班牙的独立和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  ,随着火器的发明和军队的产生,骑士光辉不再。  ④  ,骑士小说  ⑤  说是现实的反映,  ⑥  说是文人墨客的面壁虚设。

 

A

由于

而且

然而

因为

B

由于

同时

因为

所以

要么

要么

C

因为

并且

但是

因此

与其

毋宁

D

因为

进而

可是

于是

只要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诗词大会》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在带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也让观众完成了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B. 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颇具历史、民族、地域和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数量正以“平均约3天1个”的速度在快速消亡。

C. 受访者在发言时,访谈者必须全神贯注,认真倾听,给受访者以真诚的关注,积极捕捉受访者提供的信息,理解其话语的含义。

D. 偷吃了国家明令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食用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丝毫没有负罪感,反而还要拿出来炫耀,除了其不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当回事的法治意识淡薄外,扭曲的荣辱观也是其重要的思维支撑。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孝感城区全面“禁鞭”的禁令之下,春节期间,城区不见满地的烟花爆竹纸屑,不见漫天飘扬的烟尘,安静祥和的年味让许多市民拍手称快

②对于外媒的报道,国内媒体需要拿出平衡性和矫正性报道,但不必锱铢必较,对很多外媒缺少影响力的意见不必理会。

③汪曾祺的作品内容平实,文笔不落言筌,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给人以常读常新之感。

④手工炒制而成的毛尖茶翠绿滋润,毫毛满布,紧细卷曲,有一种特别的清香气,饮后生津口爽,回肠荡气,余味悠长。

⑤一位普通农妇在丈夫全身瘫痪后,20年不即不离,只手撑起一个完整的家,谱写了一段感人的“乡村爱情故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壮观图景。

(2)庄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大鹏翅膀的无比广大。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注]①汉乐府《陌上桑》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处以秦楼人指代妻室。②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曾登城作《登楼赋》,述其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开篇两句起笔突兀,开宗明义,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通过“落日”“酒”等意象表现了“离愁”。

B. “和月载离愁”一句不仅通过“月”这一意象烘托“离愁”,还化虚为实,使抽象的“离愁”成为可“载”的具体形象。这与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C.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两句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有远大的目标,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D. 本词使用了伊尹、周公、班超、王粲等典故,这些典故文字简洁、直白深刻,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辛词长于用典的特点。

E. 本词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全词情由景生,作者因情明志,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

2.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始,裴行俭典选,见剧与苏味道,曰:“二子者,皆铨衡才。”至是语验。剧素善刘思礼,用为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剧与兄泾州刺史勔及助皆坐诛。神龙初,诏复官。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选自中华书局《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痵:同“悸”,因受惊吓而心跳加速。②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B.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C.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D.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在取名之后随即取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B. “冠”即指“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C. “左迁”即贬官、降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 “服除”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的规格,故亲族中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才华早露,少年得志。麟徳初年,他向巡行关内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之后在朝廷策试中表现出色,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

B. 王勃才能出众,招人嫉妒。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因才华太突出而被同僚属官嫉妒。

C. 王勃文思敏捷,文不加点。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精心思考,而是先磨几升墨,酣饮酣睡之后,下笔成篇,不改一字。

D. 王勃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王勃先是被高宗怒逐出府,之后又因杀死官奴差点被处死。客居剑南期间,他曾登上葛愦山,满怀感慨地地追怀诸葛亮的功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阙,宰相失色。

(2)剧素善刘思礼,用为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剧与兄泾州刺史勔及助皆坐诛。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820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8200 18201 18202 18203 18204 18205 18206 18207 18208 18209 1821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