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请仿写下面的句子,与之构成一组意境接近。表达合理的排比句。(至少写两句)

良知是人生的鸡汤,在你遗落寒冬时,给你雪中送炭的温暖。

 

下面的语段存在五处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北京最值得关注:一是以全球范围看,“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缓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授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缓。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而且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文明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并且匮乏。

 

下面这段文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是(   

①或许停下来侧耳倾听,铺满地的落叶。

②人们为了迎接她而把一切首饰得整整齐齐,粮仓也因此变得满满当当。

③割下一片片稻谷,搞下一架架丝瓜,将红透的苹果采下,把雪白的棉花收集。

④人们享受着奔波,享受着忙碌。

⑤一脚踩上去清脆的脆裂声让耳朵也变得十分享受。

⑥秋是高贵的,所有人们为她的到来变得格外繁忙。

⑦布谷鸟的声音格外悦耳,谷中的山歌也格外嘹亮。

A①③⑤⑦⑥②④

B.⑥③②④⑦①⑤

C.⑥②③④①⑦⑤

D.②④③⑦⑥①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里的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地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以其个性化,高品质的特点愁住了自己的特定粉丝,积累出一定的文化口碑。

B“低头族”不分时间地点,都捧着电子产品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都使跟人聊天时也忍不住看手机,其行为对人际关系危害很大。

C近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纯属谣传。

D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日元和英镑。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13年,竟写下了约4000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被塑造成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形象。

③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毕业生就业也不是一样特别难以解决的事。

④以前他是我家的邻居,我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你都了如指掌

⑤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震古烁今的枪击爆炸事件。

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里用“___________”写出了激战后黯然凝重的氛围和悲壮场面的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刘诗一二句和雍诗一二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风平浪静、湖面安宁静谧的景象。

B雍陶这首诗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直接描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表现君山的秀美别致。

C刘诗选择了渴望的角度。写洞庭湖夜色迷人,明月清辉之下。湖光山色俱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D刘诗的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白银盘里一青螺”,设警精警,真是妙句。

E这两首诗都写洞庭山水,以细致笔触描摹出了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境。雍诗侧重于写情,融情于景,情动景出。而刘诗侧重于写景。

2.两首诗都写山水。共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雍诗较之刘诗,手法更多样且有所不同。请举出一种并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常召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十二年,齐王封青州。王妃,良女也,遂命良往建王府。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因公,襄烈。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B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C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D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东,即宋代淮南东路的简称,和淮西(淮南西路)相对。淮东即淮右,淮西即淮左。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里就曾说过,“予本淮右布衣”。淮东所包括的主要范围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滁州、夆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区。

B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比如,升:提升。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超迁:越级升迁。擢:在原官职上提按官职。陟:提升官职。文中的“进”也有升官之意。

C学宫,在文中是指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D谥号,是指古代王保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在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庙号联系在一起,如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良和弟弟都是勇猛有谋略的人,而且各有特长,吴良水性好,吴祯经常乔装区当间谍。

B张士诚举兵来犯。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应战,而另遣人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胜。敌人溃逃之后,又来侵犯常州,也没有成功。

C明太祖领兵和陈友谅作战,金陵兵力空虚,但是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有吴良。

D吴良用兵如神,多次立下战功,太祖对他的评价其高,将他比作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并予以重赏,还命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2)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蔡元培:向人生“辞职”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高达24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次。原因多种多样,有反对政府不给经费的,有反对政府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培日记与年谱,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才更耐人寻味。

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双喜临门: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二是在父母包办下迎娶妻子王昭。3年后,蔡元培又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虔诚的儒学士子蔡元培,已经可以眺望传统读书人可以达到的顶峰。

不过,一帆风顺的背后,也有烦心的琐事。儒生蔡元培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烦。

家庭“战争”频繁爆发,中日两国也终于开战。惨败之后,清廷搞起变法,不过百日,蔡元培最崇拜的谭嗣同便喋血菜市口。此前,和其他儒生一样,蔡元培绝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经此事变,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着名的《夫妻公约》,从此两人真正拥有幸福婚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旧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年夏,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清朝翰林终于到达德国首都柏林,他准备至少用五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负笈西来,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还要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哲学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着《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留德四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他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年,他应邀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那一年,他43岁。

历经反复,以1917年1月9日发表就任校长演说为标志,49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他清积习,除昏聩,寄望于诸君者三:曰抱定求学之宗旨,曰砥砺严谨之德行,曰敬爱师友之情谊。三言既出,全校一震。他延揽诸方英才,为此不拘一格,一时群贤毕至;他独尊教授治校,为此开罪官僚,却得传道有道。凡此种种,俱化为他为北大注入的灵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从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史诗。

我们今天回望蔡元培的24次辞职,有的颇具深意,有的则更像轶事,然而蔡元培两次对人生的“辞职”,却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倘若没有参透时代的智慧,没有勇于决裂的魄力,今人注定只能在暗自喟叹中甘于平庸。世上最难改变的,是自己。我们今天常说,教育家去哪了?“教育家”正沉沦于顾影自怜的“中年危机”中,正委身于集体沉默的心安理得中。不如学学蔡元培,49岁,还能换种活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蔡元培花四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这样对他日后执掌北京大学,并为北大注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灵魂有一定的影响。

B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以便于他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职务。

C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特地向妻子道歉。

D作者在本文中借蔡元培多次对人生的“辞职”,表现了蔡元培的智慧和魄力,并表达了作者对如今教育家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如今教育界的深思和绝望。

2.文中提到了几次蔡元培耐人寻味的向人生“辞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3.从蔡元培的多次“辞职”中,我们领悟到了他的什么人生智慧?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雪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项是   

A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揭示了主题。

B真相大白后陌生人没有再说话。表明灵魂受到了震撼,人性中的某些因子在他内心深处被激活了,这是他洗心革面的开端。

C小说结尾再一次写冬夜的静谧和像白色的小精灵一般悠然飘落的雪花。与开头完美照应,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D结局部分由警长解开悬念。由此推知警长对辖区内居民的家庭情况较为熟悉,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样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包含内容符合生活的本质,也含着小说在结构上潜伏者这种发展趋势的可能性。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这在小说的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请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3.“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分析这篇小说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8689/35971) 首页 上一页 18684 18685 18686 18687 18688 18689 18690 18691 18692 18693 186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