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后期代表,在审美文化方面却出现了一个反弹式的小高峰。宋代民俗文化审美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核心,注重个体内在心灵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侧重对人生存在意义、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诗意思考和追问。宋代延续了五代十国的战乱,自开国以来国家虽得以升平安宁,但依旧内忧外患频仍,社会矛盾冲突尖锐,统治阶级权且力求自保。宋代繁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表象下,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同时科举制度规模在宋代得以扩大扩张,统治阶级重视文人,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相比于唐王朝的鼎盛繁荣和武力强盛,宋代的经济与军事表现出明显的落后与软弱,客观的社会现实和对国家、社会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带给宋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宋人普遍存在一种对文化、社会淡漠隐忧的精神氛围,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宋人往往选择以诗性隐逸的方式应对。因此,诗意以隐逸安闲、诗性栖居的表现形式成为构成宋代审美文化的重要基因和关键内容,也无形中成为宋代审美民俗文化的主流审美特质之一。

宋人在白居易提出的“中隐”基础上,考量现实,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对宋初“中隐”型仕隐文化进行有效的改造,由此他们在隐逸中畅享自由,诗意地栖居在理想境界,这一切从根本上给以人生哲学为核心的宋代美学带来了巨大变革。

宋代诗人的隐逸审美观念亦有不同的形式,但出发点和目的却殊途同归。根据隐逸的真实原则,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即“根据正义原则的隐逸和根据自由原则的隐逸”。根据正义原则隐逸的先导便是孔子提出的“无道则隐”,在孔子看来,士人隐逸的原因在于自己生活的国家“无道”,而且表明了士人选择隐逸的最佳时机。其实,孔子一向主张文人入仕,以有机会影响统治阶级来施展士人的理想抱负,即唯此才能更好地宣扬和普及“道”与“仁”,施惠于老百姓,实现士人理想与天下和谐的统一。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士人不该为外物所累,士人要相时而动,选择明君法国侍奉,故而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处在无道的国家,士人就该隐逸起来以明哲保身。

另一种隐逸是根据自由原则的隐逸,其典范的确立来源于庄子。庄子提倡的隐逸的核心是“自由”“无为”,诚如其言“无为国有者所羁”的自由原则。同样庄子极力倡导一种“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的精神,依据这一原则,士人应该在污浊之世保持自身的清洁,做到超然物外,努力达到身心自由的境界,即获得生存生活自由与精神自由的高度平衡。此类士人隐逸的形式在宋代很是普遍,宋人在宋初精神理想受挫,加之对社会现实失望带来的精神落寞,因而选择于乱世之中取乐快意。庄子提出的以自由为原则的隐逸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及至宋代阶层而言,宋人的“中隐”不仅与时代社会背景相连,更重要的是士人群体通过“中隐”能诗意地栖居着。由此,道家的隐逸思想在宋代得到最大化的普及和广泛认可。

(摘编自刘若斌《诗意、理性、俚趣: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时代之一,尽管动荡的社会架构稍加安定,但国家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冲突尖锐。

B.宋代经济相对稳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在这时都呈现出发展与繁荣的景象,但其背后却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C.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抑武的治国策略,使得科举制度规模得以扩大扩张,军事力量相比于唐王朝表现出的却是软弱与落后。

D.社会现实与自己的家国理想之间的差距让宋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充满忧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意作为宋代审美民俗文化的主流审美特质之一,宋人在隐逸时往往选择诗性隐逸的方式,如隐逸安闲、诗性栖居,来寻求心理慰藉。

B.“中隐”作为隐逸文化的类型之一,在宋代得到了改造和践行,涵养着宋人的精神世界,是宋人内心与社会现实之间获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C.宋代的审美风尚有着浓郁的“中隐”气息,隐逸审美观念根据真实原则可分为两类,分别追溯为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两种隐逸观。

D儒家与道家对隐逸认知存在差别,对隐逸原则进行了划分,前者认为应“根据正义原则”隐逸,后者则认为应“根据自由原则”隐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美学以人生哲学为核心,其中的民俗文化审美注重对内心自我的真实关照、对人生的感受和对人生不同方面进行诗意思考和追问。

B.孔子主张“无道则隐”,即如果国家处于无道的环境时,士人应该暂时放弃通过入仕施展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选择隐逸来明哲保身。

C.庄子的以自由为原则的隐逸追求心的解放,是一种更为纯粹的隐逸,得到了宋人的普遍认可,而孔子的“无道则隐”恰恰与之相反。

D.庄子主张“自由”“无为”的隐逸,提倡士人在污浊之世保持自身的清洁,超然物外,使自己的生存生活自由与精神自由达到高度平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文章。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下面是关于理想的一个框架图,请你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核电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 1 。在选择支持核电之前,一位环保人士如此纠结。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 2 ?汽车与车祸、飞机与空难、摩天大楼与熊熊大火……科技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风险;发展中不同诉求的交织、冲突, 3 。如何在面临两难时做出权衡,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在全力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力利用新技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也正是在与这种“宿命”抗争的过程中,不因噎废食,不一劳永逸,人类才不断创造着新文明,实现着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辩,但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嫣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嫣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B.商家尽管在“禁令卡”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这一禁令多数市民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地方,无需浪费,应提倡节约。

C.财政部紧紧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强监督工作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对重大财税政策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监督力度,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在当时的美国,反对迫害,反对不公平、不平等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到了民权领导人马丁路德金的肩头。

C.种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已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姜子牙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一切都融于琴声之中, 只有江中的月影随着江水摇动。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文后各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早梅”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2.《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泰昌时,征其兵援辽。良玉遣兄邦屏、弟民屏先以数千人往。朝命赐良玉三品服,授邦屏都司佥书,民屏守备。

天启元年,邦屏渡浑河战死,民屏突围出。良玉自统精卒三千赴之,所过秋毫无犯。诏加二品服,即予封诰。兵部尚书张鹤鸣言:“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酋阳二土司功。邦屏既殁,良玉即遣使入都,制冬衣一千五百,分给残卒,而身督精兵三千抵榆关。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气甚壮。宜录邦屏子,进民屏官。”乃赠.邦屏都督佥事,锡世萌;民屏

进都司佥书。

部议再征兵二千。良玉与民屏驰还,抵家甫一日,而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赍金帛结援。良玉斩其使,即发兵率民屏及邦屏子翼明、拱明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庆南坪关,扼贼归路。伏兵袭两河,焚其舟。分兵守忠州,驰檄夔州,令急防瞿塘上下。贼出战,即败归。

已而奢崇明围成都急,巡抚朱燮元檄良玉讨。时诸土司皆贪贼赂,逗遛不进。独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长驱抵成都,贼遂解围去。良玉乃还军攻二郎关,民屏先登,已,克佛图关,复重庆。良玉先后攻克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诸大巢,蜀贼底定。

三年六月,良玉上言:“臣率翼明、拱明提兵裹粮,累奏红崖墩诸捷。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如总兵李维新,渡河一战,败衄归营,反闭门拒臣,不容一见。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夫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帝优诏报之,命文武大吏皆以礼待,不得疑忌。

是年,民屏从巡抚王三善抵陆广,兵败先遁。其冬,从战大方,屡捷。明年正月,退师。贼来袭,战死。二子佐明、祚明得脱,皆重伤。良玉请恤,赠都督同知,立祠赐祭,官二子。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B.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C.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D.乃行间诸将\未睹贼面攘臂\夸张及乎对垒\闻风先遁败于贼者\唯恐人之胜怯于贼者\唯恐人之强\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品服:古代官员的服装,按照官员品级的高低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唐宋以来按品级从高到低顺序的官服颜色为绿、紫、红色,明清给每个品级的官员设计了一种动物图案,绣在两块正方形锦缎上缀于前胸后背,称为补子。

B.土司: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既可以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也可以指世袭管理边疆地区的官员,因此土司有少数民族人,也有汉人。

C.赠:追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示特别表彰。追赠爵位官职与追谥不同,追谥是指在死后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例如,“鄂王”是岳飞死后被追赠的爵位,而“武穆”则是他被追谥的谥号。

D.祠:祠堂,是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立祠,即为死者建立祠堂,用以祭祀和纪念。不过,除了为死去的人立祠之外,古代还可以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用来赞颂其功德,加以奉祀。这种情况称为“立生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良玉文武双全,胆略过人。作为女子,她有娴静优雅的风度,同时通晓文辞。但另一方面,她管理部下非常严格,军纪严明,部队的战斗力很强。在播州平叛、平定奢崇明之乱这些军事行动中,她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B.秦良玉忠贞为国,一门忠烈。她为国家四处奔波,东征西讨,不辞辛劳,同时在叛贼拉拢她时给予了坚决的拒绝。她的两个兄弟都先后为国捐躯,而她的四个侄子也都为国效力,四处征战,其中她兄长的两个儿子还曾身受重伤。

C.秦良玉胆气豪壮,正气凛然。在其他土司都贪图奢崇明叛军的贿赂,不愿意救援成都的时候,只有她击鼓进军,大破叛军,并最终平定叛乱。后来她给皇帝上表,痛斥其他将领各怀鬼胎,怯懦自私,展现了一位巾帼英雄的英风豪气。

D.秦良玉赤胆忠心,深受器重。朝廷屡次加封她的官位,兵部尚书张鹤鸣曾为她和其家族的英勇奋战请功,得到了朝廷的批准。皇帝曾对她的正直敢言给予褒奖,同时命令文武官员都要对这位巾帼英雄以礼相待而不要猜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气甚壮。

2)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夫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8837/35971) 首页 上一页 18832 18833 18834 18835 18836 18837 18838 18839 18840 18841 1884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