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避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懿(yì)范    多财善贾    捧袂mèi   miǎo无音信

Bbì)邻   前后相属zhǔ   jiǎo 犹蒙矜jīn

C蓬蒿gāo  人才济济    壶觞shāng  博闻强识zhì

Dlíng  tiáo与学鸠  cháng  日薄西山

 

下列各组划线的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毁家 自出机

B.  身之所  与共

C.    千里  武装

D.  战战兢兢  百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1)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2)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3)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4)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5)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6)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7)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8)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9)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10)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11)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12)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13)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一进客厅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这个情节的主要作用是说明陈对“油画”倒挂感到十分惊奇。

B.陈与“我”的父亲相识于贫微时,但他成名成家之后,还与“我”的父亲交往,并彼此增进了了解,更能读懂对方。

C.作品在情节叙述的详略上颇有讲究,比如,陈多年执着追求艺术的经历作品中没有涉及——这是由作品所要表现的主旨决定的。

D.父亲将陈的油画从厕所移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是因为父亲是个懂艺术的高人,对这幅画有了感情。

E.陈成功后在他最满意的作品的右下角上郑重其事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其实他签名就是为了标明这幅画的价值。

(2)文章第⑨段中陈说送给父亲的那幅画是他“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请结合前文简要概括。

(3)请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4)文章最后说“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从文中哪几件事可以看出父亲拥有“敬畏和尊重的心”?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的言行对于成长中的我们有哪些启发与引导?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3)《滕王阁序》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阅读下面首宋,完成题。

浣溪沙  闺情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美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宝鸭:古代女子两颊所贴的鸭形图案,或者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1.“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的精妙。试简要赏析。

2.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曰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B.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C.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D.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即“谥号”。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聪为人清高,博学多才。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深入研究前人的言行,擅长辞藻辩驳与应对。

B.薛聪官运亨通,敢于直谏。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起点很高;他任书侍御史,敢于弹劾豪强,连孝文帝都敬畏他。

C.薛聪深得信任,受到重用。他被孝文帝视为心腹,总是陪伴侍卫在其身边参与谋划;他长期担任直阁将军,宣武帝登基后又任都督等职。

D.薛聪任性而为,受人尊重。当皇上戏问他是否为蜀人时,他感到被皇上戏弄,于是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当他在齐州去世后,官民因怀念他而留下他的坐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

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绝对多数,但要注意,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吸收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则不同。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文化,就等于承认了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是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它吸收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如,佛教传播到中国,是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从当时的中国版图来看,东、南、西、北要么是高原、山脉、大洋,要么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因此,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在封闭的大环境中,它最先进。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它没有什么挑战。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

二是中国文化相当自信。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从中国的疆域来看,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中国基本上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又有相当自信的特点。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害处。但如果已受到外界的挑战,事实又证明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

三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的开放是允许、欢迎各国来,很少往海外派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宋朝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明朝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传播中国文化。但如果不传播,谁会承认、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呢?

(摘自《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作者葛剑雄。有删改)

1.下列关于 “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还包括主体在境外,但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一些民族的文化,如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文化。

B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以文化为标准,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因此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C在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吸收其他文化,不会从主体上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禅宗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D只开放而不传播是中国文化历来的特点之一,即使在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的汉朝、唐朝也是如此。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宣扬国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些藩属国历史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但这些藩属国文化仍然属于中国文化。

B我们之所以会有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的优点。

C从以前的中国版图来看,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大环境中,而中国文化又是封闭的大环境中最先进的文化,它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因而能够延续至今。

D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已定型,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社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相当自信的特点,因为此时此地,它确是最先进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华夏汉族的文化是片面的,因为中国文化应该包括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

B从文化上来看,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不管来自哪里,都可称为“炎黄子孙”,如白居易;而要从血统上变成炎黄子孙,那只有通婚。

C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取得了“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辉煌成就,但如果已受到了外界的挑战,已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了,那就应该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优点。

D如今,我们应当对中国文化充满充分的自信,但又不能持有片面、过分的自信,否则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件小事,他说道:“小时候,第一次去买橘子,出门前,母亲仔细教我要如何挑选好的橘子,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最后叮嘱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全挑光了。’这句话让我受用一辈子。”

要求:以“一句好话”为话题,自己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中美高中生使用电脑的情况(%)

(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较,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9217/35971) 首页 上一页 19212 19213 19214 19215 19216 19217 19218 19219 19220 19221 192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