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A.大王来何操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是寡人之过也 D.若亡郑有益于君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太子迟之 ②道芷阳间行 B.①烛之武退秦师 ②沛公旦日从数百骑 C.①此其志不在小 ②左右既前,斩荆轲 D.①范增数目项王 ②常以身翼蔽项王
|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顷之,未发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夫晋,何厌之有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以其无礼于晋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愿大王稍假借之
|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
下列对相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以时间为线索的写人叙事散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表达了热情的赞颂和深切的哀悼情,对和平请愿的斗争方式提出了强烈的批判。文章既有抒情性也有战斗性。 B.《小狗包弟》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特殊的角度——作者的小狗在文革时期的命运,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反映了文革十年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灵魂。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有感于“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撷取了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断构思成文,在叙述描写中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议论。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叙事”原则,不仅从参观者的视角突出对集中营的感受,在对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之类的环境描写中也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罪恶历史的控诉和深刻反思。
|
|
下面关于作家作品的相关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传”指“传记”,《左传》就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纪传体史书。 B.巴金,原名李尧堂。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晚年著《随想录》,以罕见的勇气“讲真话”。 C.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抒情性、文学性,可以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虚构精彩的故事。 D.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简明扼要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内容虽不如消息详细,但比消息及时。
|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叱骂(chì) 作揖(yī) 攒射(zǎn) 赁屋(pínɡ) B.横亘(ɡèn) 解剖(pō) 叱咤(chà) 窒息(zhì) C.菲薄(fěi) 莅临(lì) 羞赧(nǎn) 撰写(zhuàn) D.桀骜(ǎo) 骷髅(ɡū) 绯红(fēi) 显宦(huàn)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对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有人点赞,认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超越了个人之爱,是大爱,是留给女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拍砖,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太苛刻,很不尽人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请你权衡、思考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了。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④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⑤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了。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鬈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子。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饱满的曲线没了,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个小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一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让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而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再会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 ⑨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第③段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童年的我与快手刘的一次较量,表现了我的幼 稚、率真,也说明了快手刘的狡猾,理趣盎然。 B.在文中,作者将快手刘与外婆、挚友、妈妈的鬈发、遗失的书等并列陈述,显然是将快手刘当作过去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C.文章以“快手刘”为题,是因为快手刘不但拥有一双异常敏捷的手,而且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变戏法的民间艺人,深得老百姓喜爱。 D.小说结尾处,我目睹快手刘无助无奈的神情后,帮助他完成戏法,摆脱窘态,是为了让孩子们相信他的戏法,不再为难他,买他的糖吃。 E.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快手刘在人生不同阶段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及生活境况,充分展示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强大。 2.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3.小说是怎样表现快手刘“快手”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4.文中两次写到快手刘说“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两次说话时背景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何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