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今创新乏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例如有些剧团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排戏往往佳作难出。

B巴黎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在巴黎市立医院门前半小时之内聚集了数百名主动给伤员献血的普通市民场面十分感人。

C从早期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传抄题壁记录手段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思想的变革与突破而且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D影星张铁林“坐床”事件暴露了公众人物对自己在粉丝面前的形象缺乏有效的管理给其他名人敲响了警钟

 

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早年,吴氏兄弟以敏学多思、博闻强记而闻名京师,被选入宫中任教。

B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侯宝林:一个极其严肃的人

薛宝琨

我第一次和侯先生见面时,他既热情又略带矜持地告示我两句话:一是“曲艺是个金饭碗,你一辈子也吃不完”,一是“别看你是北大高材生,搞这行还得从头学起”。从此我谨遵师教,不仅越发仰视他,而且越发仰视曲艺和相声。

日前一家电视台要我提供侯宝林笑话,他们拟创办一“逗你玩”栏目,要求从头到尾笑声迭起。我哑然,在我大脑的映像里,除去舞台上侯宝林那幽默智慧的喜剧形象而外,在任何一个群落里他从不“耍活宝”,也不“逗你玩”,他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他在学艺时绝少说熊话或贱话——在他打钱的钱板子上是从来没有“您就当我是逗您一笑的欢喜虫”,以及猫儿狗儿之类自侮的语言。

1940年他在天津走红,不是凭着丑化自我,而是靠他传神动听的说唱、清新洗洁的语言、略带儒雅的风度而在白天一场《空城计》夜晚一场《改行》的当天一炮打响。是他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论并列的地位,并由“倒二”递升至“大轴”。于是他第一个蓄起了分头穿上了西装,在街上碰见同行,这位朋友不屑地说:“嗬!说相声的穿西装——人啦。”侯宝林立即抗争说:“人啦怎么着,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

“他的相声文明”,这是侯宝林在天津一待五年的赫赫战绩,也是天津观众对他最贴切的评价。相声一直都以“说逗”为主,“学唱”则从侯宝林开始,或是以他为代表,便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与说逗融合在一起更具表现力也更加美致的时代艺术了。悲剧的内容,喜剧的形式,这是社会和时代为他提供也是侯宝林为自己找到的有力武器,于是他把严肃的感情和轻松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侯宝林“文明”的另一表现就是舞台风度“派头”,在台上不卑琐油滑、不贫里贫气,他的自尊和自信、平稳和谦和、轻松和亲切给了他一生无休无止的“人缘”。建国后,时代赋予了他展示才华的天机。侯宝林的名字几乎成为中国相声的符号,他使相声这门艺术不仅老少咸宜,并且走出国门享誉国际。

但是,就在他从干校归来“还原为人”不久——1979年7月,侯宝林“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研究工作”了。他的这一决定立即引起社会反响,他不是说过“一个演员设若脱离了舞台,他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从而成为行尸走肉了吗”?

先生说,他艺术的高峰时期已经过了。他不愿像有的戏曲大师那样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魅力,把一个残缺不全老态龙钟的形象留给观众。他说他如今的心力体力都不比从前。他不愿意凭着名声让观众可怜他。虽然在录像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神采飞扬,但他告诉我,那已经是勉为其难了。他对我说:“不知怎的就是高兴不起来。”我当时认为,或许是他老了——他已然六十开外了。在这之前或而后,他总是向我提及《牛虻》,“那位主人公痛苦着身心还要充当马戏团小丑逗人们发笑,这是怎样残酷和无法忍受的践踏及扭曲!”我们同时都沉默着,我联想他当时或许就是被这种情思折磨吧。“文革”所钩沉的不仅是时代的垃圾,同时还深及几千年的民族劣性,这或许才是他开心不起来的真正原因。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现在特别需要严肃,需要自尊,需要在尊严中度过余生。”其实我已察觉到他对那些戏称他“侯宝林儿”的人们,不管是好意还是无知、谑称,只要“林儿”字一出,他就顿时神情严肃阴沉下来。轻则装作听而不闻,重则面带愠怒。

1979年下半年,侯宝林开始案头工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相声的表演》《相声溯源》等有关文字,如今汇集成册的《侯宝林谈相声》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说:“只是为了填补空白,绝不会成为盖世奇文;只要能够铺路,为别人的建树打下基础,哪怕是有人驳辩、批判,也算是我们的功劳。”

【相关链接】

①侯宝林的人生和艺术哲学是“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宁可不够,不可过头”。他始终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富余——唯富余才能心到神到手到眼到,获取创作和表演的自由。摘自《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文化史意义》

②侯宝林12岁拜师学习京戏,三个月后开始街头卖艺。这挣饭的本事在侯宝林看来并不高明,“其实还是要饭的,只不过折着跟斗要饭而已”。他认为所出卖的与其说是技艺不如说是自尊。摘自《侯宝林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与侯宝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既仰慕侯先生的学识和超凡的艺术才能,又能深刻地理解侯先生的为人。

B.侯宝林说“曲艺是个金饭碗”,意味着曲艺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有无限机遇、有许多有阶值的东西可供人挖掘的领域。

C.侯宝林在天津演出时凭借《空城计》《改行》一炮打响,他蓄起分头穿上西装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等的地位。

D.侯宝林留给观众的是其全盛时期的形象,他选择退出舞台则是消极地退却,因为“演员离开舞台则失去了生命”。来源学科网

E.侯宝林的相声既有说学逗唱的融合,又有寓庄于谐的趣味,他谦和亲切的风度、幽默智慧的形象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2.作为一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对相声这门艺术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侯宝林急流勇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侯宝林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故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

3.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

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撑一只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刘文静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寂夜见逻堞传烽,叱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岂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殆天启之也。”寂未谓然。文静俄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文静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奋臂大呼,则四海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贵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无嫌。”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尝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文静妾失宠,告其兄,其兄上告文静反,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已仆射,居甲第,宠赉不赀。臣官赏与众人等,家无余财,诚不能无少怨。”帝曰:“文静此言,反心明甚。”李纲、萧瑀明其不反,帝素疏忌之,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晋阳宫监裴寂              善:交好

B.文静俄李密姻属系狱           坐:因犯……罪

C.公无嫌                       其:一定

D.今天下未                     靖:安定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B.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C.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D.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文静才干卓异,有识人之明。早在李渊还是唐公镇守太原时,刘文静就察知他胸怀大志,与李氏父子深相交结。

B.刘文静深受李世民器重。刘文静认为李世民能成大业,李世民也认为刘文静是可以共谋大事之人,不惜屈尊探狱。

C.刘文静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刘文静自恃才高,鄙视裴寂,更不满自己位居其下,多次与裴寂争执,结下仇怨。

D.刘文静结交裴寂,交友不慎。刘文静因心怀怨愤被李渊认为有反叛之心,裴寂趁机落井下石,刘文静最终被冤杀。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

(2)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

袁行霈

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度的艺术技巧,但只凭这些显然不足以产生那么强大的艺术力量。李白乃是以气夺人。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尽管古人对气的理解和用法不完全相同,但大致说来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说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的。读者都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慑服于他的力量。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叹服。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盛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为他所不齿。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像的。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还有一些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似乎忽略了,没有形成饱满的诗歌意象,李白却有新的发现,咏之于诗,成为独具特色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律束缚自己,当感情达到高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束缚,写出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和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是一个文化比较自由的时代。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

所谓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植根于盛唐时代的。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有深沉的苦闷和忧愤,但主导方面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李白经常写自己的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一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愁比一比,和宋词里那类锁在小楼深院中的闲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盛唐时代,随着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上升,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也达到相当充分的地步。李白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不逊的态度向社会的庸俗挑战,显示了人格的力量。这是中国古代志士最可宝贵的节操,也是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

(节选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

1.下列关于李白“以气夺人”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

B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慑服于他的力量。

C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D李白诗歌的气奇表现为超凡的创造力,逸气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气壮则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他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因此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B李白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集中表现在李白的山水诗中。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C李白的乐观自信的精神是植根于盛唐时代的。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的这种精神。

D李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挫折和打击,并以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回避了苦闷和忧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些自然界的景物,因为前人的忽略,没有形成饱满的诗歌意象,但在李白的吟咏之下,成为独具特色的意象。

B和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是一个文化比较自由的时代。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

C与后世一些诗词中的“愁”相比,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壮气充溢其间。

D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其气壮,在于其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不逊的态度向社会的庸俗挑战的人格力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和煦的春风吹来,迎春花、樱花、玫瑰花、郁金香……渐次开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朵以美的姿态、艳的色彩,给我们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可是花开不长久。春意阑珊时,花朵便凋零飘落,路边落红无数。有人感叹花易落,春易逝,黯然神伤;有人笑对落花,看落英缤纷,悟芳香犹存。

自然界的花落了,而芳香犹在。生活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失去了,但给人的美好印象还在,它的影响还在。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以“花谢香犹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9607/35971) 首页 上一页 19602 19603 19604 19605 19606 19607 19608 19609 19610 19611 1961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