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 茕茕孑立 苟循私表 生当陨首 B.不省所怙 衔哀致诚 形单影只 何其有极 C.以愚触罪 嘉木异石 幽邃浅狭 漱涤万物 D.余音袅袅 酾酒临江 横朔赋诗 正襟危坐
|
|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癖好 孤僻 譬如 开辟道路 B.聂耳 嗫嚅 镊子 轻手蹑脚 C.会计 秦桧 市侩 脍炙人口 D.收讫 气势 乞讨 迄今为止
|
|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众志成城”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
认真观察下面这组漫画《不听意见的爸爸》,然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6分)
⑴用简要的文字说明这组画的内容(可不分幅,不超过60字)(3分)
⑵自选角度,提出观点,对这组漫画作一赞赏性的简评(不超过80字)(3分)
|
|||||||||||||||||||||||||||||||||||||||||||||||||||||||||||||||||||||||||||||||||||||||||||||||||||||||||||||||||||||||||||||||||||||||||||||||||||||||||
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言只语,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老葛朗台——被金钱吞噬的灵魂;诸葛亮——忠臣的典范、智慧的化身…… 请参照以上示例,从下列文学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句简短的评语。(2分) 保尔·柯察金 林黛玉 别里科夫 周朴园
|
|
东汉末年人物鉴赏家许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此评价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写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象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第三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答: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 (6分) 3.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 答:
(6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一句,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又有现实的震撼力。 B.第二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像中繁华的罗马城,而实际中的罗马城并非如此,作者的情绪随之“低落”下来,待看到更多的废墟后作者的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 C.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D.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答:【 】【 】
|
||||||||||||||||||
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诗词的句子。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月是故乡明”(杜甫《夜月忆舍弟》),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分)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3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柳 李 渔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 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闲情偶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 致:求取,获得。 B.得时闻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 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 D.隔婵娟而不使见者 婵娟:指月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以在卧榻之上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此其不宜于昼也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说明“我对鸣禽十分理解和体贴”的一组是 ( )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 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 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 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 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先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垂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 B.接着写鸟在白天有“虑患之念”,故“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C.文中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予? D.末段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译文: (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译文: (3)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译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