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2题。 采 桑 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 (1)这首词的上阕说“恨君不似江楼月”,下阕又说“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词对此作以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作以简要分析。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陶安传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齐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②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②门帖子:楹联(门联)。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鼎沸 鼎沸:比喻动乱 B.太祖多其能让 多:赞许 C.遂命知黄州 知:了解 D.时人荣之 荣:认为荣耀 2.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博通经史,虽避乱家居,却洞察世事。他看出朱元璋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一定能够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帝王的都城,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而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这些见解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肯定。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⑵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4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宋 扇 拾 遗 陈 晶 宋代扇子多多,但能保存下来的实物,毕竟不可多得。笔者有缘识得墓葬出土的宋扇实物,考析中取读文献、诗词及从绘画图像中取证,解读出一些有关宋扇的资讯来。 去年春上,我去福建邵武考察一座南宋墓葬出土的漆器,发现同出土的器物中,有两柄宋代竹丝扇。这样的竹丝扇,据我所知,出土者已有六柄,其中四柄出土时虽并不完整,但是框架未散,唯邵武南宋墓内见到的两柄中,有一柄破残而散架,感到非常可惜,却又给我意外的机会,使我不仅弄明白了这种扇子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到,又“对号入座”,从文献上找到了这种扇子的专卖铺。 两宋竹丝扇的形状都是长圆形,中间以木杆为扇轴,从散架的竹扇上看到木轴的两边钻有数以百计的微孔,孔内插入一毫米左右细直而柔韧性很强的竹篾丝为扇骨,排列展开成长圆形,面上糊以丝绢或纸,作有山水、花卉画,绷在用细木条或细竹片圈成的扇框上。从这样的制作解密中,我恍然想到《梦粱录》所记“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应是竹丝扇的专卖店。你想,这种用竹丝编排的制作工艺不是与梳理头发的篦子十分相似?再说当时杭州城诸色杂货中,木梳、篦子、刷牙子都有单独名称,而扇子铺名前亦都冠以专门名称,如“陈家画团扇铺”、“周家折叠扇铺”,冠以“青篦”两字,则非常恰当地指明用材,形象有别于一般团扇、折叠扇,而称之为“青篦扇子”。 这类扇子制作年代,大概始于五代时的南方地区,画迹中见于相传五代(宋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韩本人手中所持的扇子扇面上,写实地绘出细密扇骨,和南宋墓出土竹丝扇实物相似。 宋代的扇子,用得最多的是团扇,此外折扇在南宋明显已大量生产,可能供女性使用为主。沈从文先生《扇子应用进展》一文中举出图像:一为北宋《秋庭戏婴图》上所见,案上搁有一柄“折叠扇”;另一图像为北宋苏州著名写真画师何充所作一幅手执“折叠扇”道姑装妇女像。1979年我曾给沈从文先生报告:江苏武进出土的一批南宋漆器中有一件戗金漆奁盖面上刻一幅仕女消暑图,图中两个仕女手中分别持一把折腰形纨扇与一把展开的折扇,两种类型的扇子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后为沈先生作《扇子史话》一文的插图,弥足珍贵。 1.下面对文中“有关宋扇的资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扇子很多,但保存下来的实物却很少,在一些墓葬出土文物中能见到少许不完整甚至残破散架的实物。 B.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宋扇,都是长圆形竹丝扇,制作工艺非常精到,以木杆为扇轴,轴的两边钻有许多微孔。 C.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宋扇的专卖店是“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从《韩熙载夜宴图》可知两扇为五代时制作。 D.宋代用得最多的扇子是团扇,邵武南宋墓出土的两柄青篦扇子也是团扇的一种,而折扇在南宋时也大量生产。 2.下面不属于说明南宋折扇“可能供女性使用为主”的一项是 A.沈从文先生《扇子应用进展》一文中,举出的北宋《秋庭戏婴图》图像中的案上就搁有一柄“折叠扇”。 B.沈从文先生所举的另一图像,是北宋苏州著名写真画师何充所作的一幅手执“折叠扇”的道姑装妇女像。 C.江苏武进出土的南宋漆器中有一件戗金漆奁盖面上刻一幅仕女消暑图,图中一个仕女手持展开的折扇。 D.沈从文先生在《扇子史话》一书中将出现在出土文物南宋一件漆器上的仕女持折扇的消暑图作为插图。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考析宋扇,主要靠文献、诗词以及绘画图像,因为宋代的扇子虽然很多,但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实物却是不可多得。 B.邵武南宋墓出土的残破散架的宋扇,给了作者意外的发现,既明白了扇子的制作工艺,又实地找到了该扇子的专卖铺。 C.扇骨是插入木轴两边微孔内一毫米左右的细直而柔韧性很强的竹篾丝,以便在面上糊以画有山水、花卉的丝绢或纸。 D.宋代竹丝扇用竹丝编排的制作工艺与梳头的篦子相似,“青篦”两字恰当地指明用材,五代顾闳中的画中能见其形状。
|
|
[s1]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3)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5)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
[s1]12、 |
|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s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赠送 B.示周、秦、汉、魏以上人 示:告诉 C.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厌 厌:满足 2.[s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s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4.[s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5分)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
|
[s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s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