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温家宝说: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时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读书能给人很多。 请以“人与读书”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杨 柳 ①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抑。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注】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 1.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 2.“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3.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①,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胔(zì):腐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乡乎? 说: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 特:只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3分) A.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昔 吾 先 君 桓 公 出 游 睹 饥 者 与 之 食 睹 疾 者 与之 财(2分) (2)翻译: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攻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 ________、 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无良媒。(《诗经·氓》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千载琵琶作胡语,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7)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9)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0)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
|
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C.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D.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
|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而: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C.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而: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而:表结果关系,译为“以致”。
|
|
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B.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C.臣具以表闻(《陈情表》)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
|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安:怎么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乘:凭借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本:按照,根据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再:又一次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百舸(ɡě) 弄堂(lònɡ) 游说(shuì) 长歌当哭(dànɡ) B.袅娜(nuó) 干涸(hé) 哽咽(yān) 含情脉脉(mò) C.寒暄(xuān) 阿谀(ē) 渣滓(zǐ) 并行不悖(bèi) D.虔诚(qián) 驽钝(nú) 怂恿(sǒnɡ) 锱铢必较(z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