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

(2)为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这部纪录片,请你撰写一个推介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十年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每年春节期间组派“四海同春”艺术团分赴海外公益演出,将祥和、欢乐、和谐带给全球侨胞。“四海同春”成为春节文化“走出去”国家级重点品牌。

“四海同春”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专属节目,演出场次一票难求成为海外侨社的“文化现象”。“四海同春”相关报道也常常登上主流媒体的主要版面。

 

2018年伦敦市特拉法加广场春节庆典,是亚洲以外地区规模最大的春节庆典,参与民众多达70万人。

春节庆典活动现场目光所及,到处是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吉祥狗。主持人动情地渲染狗年的吉祥寓意,并不时地引领高喊“旺、旺、旺”,观众群中,应和声响成一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四海同春”的理解。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剖析,也可以全面论证;知识运用恰当、准确;论述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子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神马”、“ 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近期,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深圳某家企业及时捕捉商机、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

   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这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好不尊重。

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人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性。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谈到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要“各美其美”,是因为在文化交流中要______________;要做到“美人之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要_______________本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其他民族文化;要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需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之诗、无行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北京申办冬奥标识(下图)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的形象、冰雪的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的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这一设计

A. 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B.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 使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D. 表明设计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2395/70447) 首页 上一页 22390 22391 22392 22393 22394 22395 22396 22397 22398 22399 2240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