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人掉倒扶不扶?84.9%公众坦言扶不扶很纠结

中国青年报对1390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4%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新闻,20.2%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身边有过老人倒地而得不到救助的事情发生。 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 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 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道德焦虑问题。

 

《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它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打造媒体、营销、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条,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让话题、热点、感动、悬念不断,激发企业、媒体、观众、网民的观看欲望。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商品经济和现代传媒的发展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而来,指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发表文章,诸如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在网络上展示个人空间,积极主动地交友、学习、交流。下列对“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

A. 意味着旧的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 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七十年前,当从河南黄泛区逃难到西安的难民在千年古都铁道以北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时,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将中原文化和独特的饮食习俗连同当地的文化风俗一同带到了我们这座古城。古老的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不期而遇,相互兼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道北文化。这说明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口迁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 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B. 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C.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事实说明(     )

A. 文化的实质是精神力量

B. 中华民族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

C.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D.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孩子培养成,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表明(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一定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2701/70447) 首页 上一页 22696 22697 22698 22699 22700 22701 22702 22703 22704 22705 2270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