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正确认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 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 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
|
传统医学认为,大脑皮层分为感觉区、记忆区、语言区和运动区等功能区域。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的功能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天盲人的视觉皮层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从处理视觉转变为处理语言。科学家对人脑功能区的新认识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应在原有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②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③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题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A. 认识的重要来源 B. 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类认识的目的 D. 检验认识的标准
|
|
经过多部门、多方面多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此在我国存在了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历史。这表明实践 ①是检验认识的有用性的标准 ②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