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 “牛鼻子”,把握住矛盾观点的精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2017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2年延长至3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调整为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①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③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④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几个世纪以来水利工程闻名全球的荷兰,历经水患,治水理念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从“填海造地”到“还地于河”,荷兰人给河流更多空间,与洪水和平共存,化解了人与洪水之间的冲突,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荷兰治水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 

②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调整政策理念 

③要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要正确理解社会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标志着《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迈出重要一步。《民法典》的编纂是对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体现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稀将“彻底改变21世纪”,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由此可见

①石墨烯的利用将开辟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对石墨烯的创新利用将进一步变革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对石墨烯属性的创造性认识是实现该技术产业化的前提条件

④科学家的前瞻性预测将进一步推动石墨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华为的发展速度几乎令所有对手望尘莫及,它毫无疑问是国际赛场上表现最强悍的中国公司之一。华为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用新的理念、方法不断改变自身。华为的做法蕴含的道理有(       )

追求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理解

对复杂事物坚持发展与回归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腾讯坦言,微信这个产品,如果不是顶着公司内部手机QQ部门的反对坚持做下去,而是由另一家公司率先推出,腾讯“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腾讯对微信产品的研发说明(   )

A.创新要求实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                 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科技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

A.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B.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核心问题

C. 攻克次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D. 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下列社会流行语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  中国式——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的导向作用         ④新常态——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截至2017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同时,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更趋多元,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问题随之而来。只有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成为推进社会前行的正能量。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寻找社会的“正能量”就是(    )

①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要明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坚信前途光明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6020/70447) 首页 上一页 26015 26016 26017 26018 26019 26020 26021 26022 26023 26024 2602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