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当前六保之首,抓好复工复产是解决就业的基础。各级政府要通过发展生产来促进就业。下列关于促就业观点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根据经济形势调整政策,促进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

③通过对企业进行就业补贴来增加职工收入,从而促进职工积极返岗生产

④在经济增长条件下,加大消费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税收的50%、GDP的60%、技术成果的70%、就业的80%、企业数量的90%。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新时代应大有作为

②机制灵活,它更能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就业、税收、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央决定支持湖北复工复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落实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政策。上述举措对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

①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③增加市场消费需求

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⑤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④→②→③→⑤ B.②→①→④→⑤

C.②→⑤→④→③ D.①→④→⑤→②

 

由于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在国务院生猪养殖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生猪生产企业纷纷扩产,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回升,生猪出栏增加,生猪生产恢复持续向好,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有望加速增长。这表明(    )

A.商品价格变动,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消费为生产创造劳动力

D.商品价格上升,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为了保护环境、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某市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抓手。8年来,建成地铁线3条,在建5条,建成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实现了半小时经济圈。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请读下图,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对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图a反映地铁价格的调整对地铁客运量的影响

②图b反映地铁线开通后对沿线公交车客运量的影响

③图c反映了对地铁站附近商品房需求的影响

④图d反映城市轨道车开通后,对该市小汽车需求量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同“一国两制”实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基础,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是“一国两制”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障。澳门爱国爱澳的社会基础来自于导向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的首份施政报告,就旗帜鲜明地把“加强推进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教育”列入施政目标。特别行政区政府陆续制订实施《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非高等教育阶段“爱国爱澳”教育实施纲要》《非高等教育范畴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修订《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区徽的悬挂及展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特别行政区政府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品德与公民》和《历史》列入必修科目或内容。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多个赴内地交流项目,增进师生爱国情怀。这包括广泛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开展“认识祖国、爱我中华”项目,资助6.5万名师生到内地专题研习;推出“千人计划”,至今已组织三千名青年赴内地学习交流。通过这些交流、研习活动,让澳门师生对内地各领域有更全面和动态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意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如何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的。

(2)有人认为:“广大澳门同胞素有爱国传统,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最重要原因。”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3)爱国主义是新时代公民精神的基石,请你就自身如何增强爱国意识列举三条措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保障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中国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教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在疫情防控中积累的经验真正转化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制机制。中国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如何赢得这次大考。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家底。系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普查结果显示(以下统计数据至2018年12月31日止),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3%,比2013年提高6.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服务业法人单位和个体户分别达到1716.1万个和5563.6万个,占新增法人单位和个体户的82.8%和82.0%。服务业就业人员3.59亿人,占就业总数的46.3%.平均每年增加1260万人。与2013年相比,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2.8%和21.2%,远超规模以上服务业11.1%的年均增速。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50.6万个,较2013年增长207.5%。服务进出口总额5.24万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7%。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68.1%,较2013年提升了15.8个百分点。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56.3%。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服务业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今世界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中国之治应对时代之变”“以中国之治应对风险挑战”“以中国之治胜比西方之乱”。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进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年4月3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参加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牢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这启示我们(    )

①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我国生态建设问题

②要重视“植树”关键部分对生态整体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生态保护要减少人为事物联系,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生态保护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77/70447) 首页 上一页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