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福建省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1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地球仪上共有360条经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   )。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   )

A.正好相等                      B.O°纬线的长度约是0°经线两倍

C.0°纬线稍长                   D.0°经线稍长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地点符合“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是 (   )

A.10°N,180°   B.40°N,15°W   

C.35°S,10°W    D.35°N,165°E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图极点俯视图(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甲点应位于( )

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图的等高距是的(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   )

A.西北向东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北向西南            D.东南向西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哪一幅表示地理事物内容最详细(  )

A.亚洲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漳州市地图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铁路的是   (   )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中所示地形部位名称排字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陡崖

C.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地球表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被称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地图类型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关于世界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D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   )

A.时间的流逝  B.人世间的沧桑    C.海陆变迁    D.围海造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一事例说明     (   )

A.古人可以在海底钻井取水     B.海底本身就有河流

C.人类的起源来自海洋         D.海陆是在不断变迁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大陆漂移假说中提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拼接吻合的两个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欧洲、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四个小图中表示当今海陆分布的是 (    )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当地震发生了,又来不及撤离的时候,采取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躲在桌底下     B.躲在被子里     C.靠近门边      D.躲在大树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______, ______   );乙:(______,  _____  );丙:(______,______);

(2)甲地在乙地______方向。

(3)甲、乙、丙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_。

(4)甲、乙、丙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                           

(5)甲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 带。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读 “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字母)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_日,此时华安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纬线)上,此时,南、北极圈内将分别出现______ 和______现象。

(3) 9月22日或23日时,地球公转到______(字母)位置,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___________(纬线)上。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由______ 季过渡到______季。

(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______  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甲位于村庄的____________方向。

(2)B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3)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DE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    )。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

A ______  B ______ C______ D ______E ______

(2)CD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D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 山脉、_________河、大高加索山脉和________________海峡。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______洲(填字母),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______洲(填字母)。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读世界板块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5分)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6大板块。它们是:

A__________   板块,  B  _______ 板块, C  ________  板块,

D__________   板块,  E   _________  板块,F________  板块。

(2) 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板块。

(3)各大板块是不断__________着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______ 和______。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_。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活跃地带。

(5)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请你用板块学说解释此现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