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八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广州是下列哪个省区的行政中心(    

A.湖南       B.广西

C.广东       D.福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目前,我国有(    )个省

A. 34       B. 23

C. 56       D. 28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海域广阔,下列海域,全部为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东海、南海    D.黄海、东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温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亚热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从天津乘船到海南省的海口市,依次经过的海洋是(   

A. 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B. 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 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D.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      )

A.我国地势南高北低      B.我国地势北高南低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武夷山脉         D.太行山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这是因为(    

A.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C.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D.湖泊水补给丰富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珠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塔里木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铁矿        D.森林资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东多西少               D.夏秋少,冬春多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上海把一批急救药品运往拉萨,最佳的运输方式(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             D.第三产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最适宜发展牧区畜牧业的地形区是(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我国东西方向最长的一组铁路干线是(    

A.陇海──兰新线      B.京包──包兰线

C.沪杭──浙赣线      D.湘黔──贵昆线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①________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南侧是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高原。

2)山脉②______________,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东侧是有“黑土地”之称的________平原。

3)山脉③是_________,与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侧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旱地”或“水田”)。

4)填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________          B________(国家)        C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河流)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地区。

(2)读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配图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中的ABCD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西为______区。

2)甲图ABCD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甲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______是我国10 ℃等温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260毫米    50毫米    600毫米    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在我国有何特点?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将我国划分为:

A____    __地区    B___   _____地区C          地区    D______   __地区

2AB的分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____----淮河一线;与我国10℃等温线的分布大致相同。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中国温度带图,回答问题:(7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温度带名称:

B                C              D             

2)温度带与农作物熟制:(填图中相应字母)

农作物两年三熟的是              ,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的是              ,农作物一年一熟的是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__(冬、夏)季风。

2)①气流是_________(风向)风,来自_________洋。 ②气流是_________(风向)风,来自____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E 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则称为F____________区,E区内降水较________,而F区则相反。

4E区和F区的界线是(     )(单项选择)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六、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读我国长江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

2)上、中游的分界点在⑤         ;中、下游的分界点在⑥         

(3)城市:                           

4)支流: A           D          。湖泊: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读“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3)黄河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①          平原和②         平原。

(4)黄河的主要支流是③          河和④          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