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初三地理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模拟练习(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数量变化图”,结论错误的是( 

A.2000年,人口总量达到13.7亿人

B.2000至2010年,人口总量仍在增加

C.1982年,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

D.2000至2010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黑河-大理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负增长

C.育龄妇女人数少     D.生育观念的改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是( 

A.交通压力大   B.就业困难

C.居住条件差    D.国防兵源不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省(市)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①总人口数最在逐年减少    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③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④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读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东部地区           B.山地、高原区

C.中、高纬度地区     D.内陆地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能缓解的人口问题是( 

A.基数大  B.素质偏低  C.增长快  D.老龄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目前,我国全面放开生育二孩,这一政策所针对的国情是

A. 人口死亡率增高    B. 人口减少

C. 人口老龄化加剧    D. 就业困难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

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

D.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没有必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C.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D.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1题.

下列有关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B.政策实施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C.近十年内青壮年劳动力将迅速增加

D.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控制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B.解决人口质量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现在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

A. 我国人口基数大    B.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C.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未来五年内,最不易拉动的行业是( 

A.医疗、卫生    B.玩具、服装

C.建筑、交通    D.教育、服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  )

A. 将会促进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B. 将会减少我国的人口总量

C. 可以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    D. 完全否定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 

A.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C.我国人口过少的问题

D.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当前,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产生的作用是(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面值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图中)景观所在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苗族 回族    B.高山族 满族

C.壮族 藏族    D.傣族 维吾尔族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世界屋脊”上生活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高山族   D.藏族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面四幅图为我国四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代表蒙古族的是( 

A.雪顿节B.开斋节

C.那达慕节D.泼水节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面四个民族的小朋友说的话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傣族:元宵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B.壮族:少数民族中我们人口最多

C.蒙古族:那达慕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藏族:每年八九月间,我们举行展佛、赛耗牛等活动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民族( 

A.56个   B.55个   C.45个   D.50个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我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河南省     D.广东省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下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B.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C.各名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在那达慕大会上开展图中所示传统体育活动的民族是( 

A.傣族   B.蒙古族  C.苗族  D.朝鲜族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汉族的传统节日是( 

A.泼水节  B.开斋节   C.雪顿节  D.端午节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我国下列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从事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相符的是( 

A.维吾尔族-种植棉花     B.蒙古族---种植水稻

C.傣族-种植甜菜         D.朝鲜族---种植油菜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下列民族中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是( 

A.维吾尔族、回族     B.藏族、回族

C.哈萨克族、壮族     D.蒙古族、满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