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 A. 10°N B. 20°S C. 40°N D. 66.5°S
|
2. 难度:简单 | |
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 ①经线的长度相等 ②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③地球仪上能画无数条经线④经线表示南北方向.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3. 难度:简单 | |
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 A. 长度都相等 B. 都指示东西方向 C. 都是半圆状 D. 数值都是0°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长短变化 B. 四季变化 C. 五带的划分 D. 昼夜交替
|
5. 难度:简单 | |
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 A. 南北回归线之间 B. 赤道上 C. 南回归线上 D. 北回归线上
|
6. 难度:中等 | |
(题文)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难度:困难 | |
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 A.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夏季 B. 俄罗斯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 南极有极夜现象 D. 我国科学家准备去南极考察
|
8. 难度:简单 |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平原 D. 盆地
|
9. 难度:中等 | |
绘制学校平面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是( ) A. 1:800 B. 1:20 C. 1:250000 D. 1:10000
|
10. 难度:简单 | |
一幅破旧地图,看不清比例尺,但已知地面上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量得在图上这两地距离为1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000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0,000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表示 A. 陡崖 山顶 山脊 盆地 B. 陡崖 盆地 山脊 山顶 C. 山脊 盆地 山谷 山顶 D. 山谷 山顶 山脊 盆地
|
12. 难度:中等 | |
读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登顶考察旋转坡度最缓的线路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14. 难度:简单 | |
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的大洲是( ) A. 南美洲 B. 南极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
15. 难度:困难 | |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大洲有“热带大陆”和“高原大陆”之称,其南部为黑人的故乡 B. ④大洲多信仰基督教,许多国家加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盟” C.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③大洲,被三大洋包围 D. 地球表面29%为海洋,其中②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C.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 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 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D.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
18. 难度:中等 | |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 )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
19. 难度:中等 | |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学说是( ) A. 大陆漂移学说 B. 板块构造学说 C. 海底扩张学说 D. 地壳升降学说
|
20. 难度:简单 |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 A. 三大板块 B. 六大板块 C. 四大板块 D. 八大板块
|
21. 难度:中等 | |
(题文)读下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海会逐渐扩大 B. 地中海会逐渐缩小 C. ①山脉是非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对挤碰撞形成 D. ②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对挤碰撞形成
|
22. 难度:简单 | |
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当北京地区为绿色时,说明此时北京地区 ( ) A. 晴朗 B. 阴雨 C. 阴转晴 D. 晴转阴
|
23. 难度:简单 | |
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年入冬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沙尘暴,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符号与此次天气变化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A. 风雨交加 B. 风和日丽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如春
|
25. 难度:中等 |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 天气 B. 气候 C. 温度 D. 季节
|
26. 难度:简单 | |
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 ②长时期 ③多变化 ④稳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27. 难度:中等 | |
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组成要素是( ) A. 气温和降水 B. 晴天和阴天 C. 温度和湿度 D. 风力和气温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植树造林,开挖河渠 B. 严格限制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C. 发展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 D. 出门就开私家车
|
29. 难度:简单 | |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最大的人类生产活动是( ) A. 日常生活 B. 交通出行 C. 农业生产 D. 工业生产
|
30. 难度:中等 | |
下列历史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 望梅止渴 B. 诸葛亮借东风 C. 负荆请罪 D. 程门立雪
|
31. 难度:简单 | |
记者柴静在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倡议“同呼吸,共命运”,保护大气环境.下列改善大气环境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 A. 多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 B. 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C. 扩大绿化面积 D. 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
|
32. 难度:中等 | |
(题文)如图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
33. 难度:中等 | |
我国大陆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
|
34. 难度:中等 | |
一天之中,陆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正午12点;0点 B. 约14点;日出前后 C. 正午12点;日出前后 D. 午后2点;午夜12点
|
35. 难度:中等 | |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 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
36. 难度:中等 | |
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D. 山地迎风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
37. 难度:简单 | |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A. 表示该地区没有婴儿出生 B. 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 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 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
38. 难度:简单 | |
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 A. 清真寺 B. 布达拉宫 C. 日本神社 D. 巴黎圣母院
|
3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及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 非洲北部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信仰基督教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 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黑种人为主
|
40. 难度:简单 | |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A. 城市和乡村 B. 部落和城堡 C. 宗教和寺庙 D. 工厂和矿山
|
41. 难度:中等 | |
(题文)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 欧洲经济发达,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 C. 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D. 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
|
42.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的外籍教师迈克,他的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 A. 黑种人 B. 白种人 C. 黄种人 D. 混血种人
|
43. 难度:中等 |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洲是( ) A. 非洲 欧洲 B. 亚洲 欧洲 C. 亚洲 非洲 D. 南美洲 大洋洲
|
44. 难度:中等 | |
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 A. 热带雨林地区 B.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C. 干旱的沙漠地区 D. 高山高原地区
|
45.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带,一年中太阳直射 次.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此时太阳直射 ,北半球处在 季,南半球处在 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大庆市的白昼将变 (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