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测试卷:1.4地形图的判断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到清凉峰开展研学活动,出发前使用“户外助手”App即时截图。读图完成问题。

1.清凉峰的地理坐标约为

A. 119°E,30°N    B. 30°W,119°S    C. 119°W,30°N    D. 30°E,119°S

2.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 自东向西    B. 自南向北    C. 自北向南    D. 自西向东

3.图示区域地形为

A. 高原    B. 山地    C. 平原    D. 丘陵

4.清凉峰的海拔约为

A. 1400~1500米    B. 1500~1600米    C. 1600~1700米    D. 1700~1800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R河的流向大致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2.图中公路坡度(起伏)最大的路段是(  )

A. M村-①村    B. M村-②村

C. M村-③村    D. M村-④村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河北省某段长城的景观图片及其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图,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表示长城在该区域走向,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绿色通常表示的是(

A. 高山    B. 平原    C. 丘陵    D. 海洋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处海拔高于b处    B. a、b 两地相对高度400米

C. 河流自北流向南    D. 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题文)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B. B地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

C. 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

D. 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公路线向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 避开河谷    B. 避开山脊    C. 多连接居民点    D. 避开居民点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公路分布  ③沿山脊分布  ④沿铁路分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点海拔为(  )

A. 1500米 B. 1000米 C. 500米 D. 0米

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

A. 15℃ B. 0℃ C. 18℃ D. 9℃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关于下边等值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是1月等温线图,且数值a > b,则该区域为北半球

B. 若是7月等温线图,且数值a < b,则乙地为陆地

C. 若是等高线图,且数值a > b,则甲乙交界处是山脊

D. 若是等高线图,且数值a < b,则甲乙交界处是山谷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D______E______

(2)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B点所在地气温比山峰______(高/低).

(3)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__,适合攀岩的是______.

(5)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

(6)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

(7)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______,D、E两处需要架桥的是______,需要挖掘隧道的是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读某区域“之”字状公路景观和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线为河流,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流向大体为___________。

(3)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主要原因是()

A.尽可能减缓坡度        B.尽可能缩短距离

C.尽可能避开河流        D.尽可能提高速度

(4)本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可实施哪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