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及“某区域景观图”,完成下题。 1.图中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乙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 干旱 B. 冷湿 C. 湿热 D. 高寒 3.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的区域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
2.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主要地理界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以“X”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 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此界线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关于该线地理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 是我国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C. 是我国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D. 是我国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
3.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城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图中山脉①和城市②分别是 A. 天山 成都 B. 南岭 昆明 C. 秦岭 昆明 D. 巫山 贵阳 3.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某校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图示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该区域景观的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4. 难度:简单 | |
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和国家中的一件大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主要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经济中心 2.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依太行山,西临燕山 B. 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 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D. 历史悠久的古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北戴河、颐和园
|
5. 难度:简单 | |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形区突出的特征是 A. 冰川广布 B. 山环水绕 C. 千沟万壑 D. 三山夹两盆 2.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不包括 A. 地形破碎,气候较干旱 B.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C. 环境容易被破坏,但恢复很难 D. 常受台风袭击,多地震 3.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A. 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 B. ①修筑梯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挡土坝 C. ①开挖鱼塘 ②打坝淤地 ③种植山杏 D. ①开挖鱼塘 ②种植谷子 ③建设人工草场
|
6. 难度:中等 | |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下列关于我国香港、澳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B. 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 C. 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旅游业发达 D. 香港与广东的新型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主要是利用了祖国内地的 ①厂房②能源③技术④资金⑤劳动力⑥日常生活消费品⑦管理经验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3.代表港澳地区发展成就的“港珠澳大桥”(如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18年1月1日正式通车,形成了港珠澳半小时生活圈。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三地车程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⑧
|
7. 难度:简单 | |
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长绒棉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 夏季晴天多,光照强 B. 劳动力充足 C. 夏季高温多雨 D. 气温年较差大 2.图中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 B. 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 C. 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D.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
|
8. 难度:简单 | |
新疆坎儿井中暗渠的主要作用是 A. 自己使用,防止他人偷水 B. 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 C. 尽量减少土地使用面积 D. 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
9. 难度:简单 | |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 根据文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下题。 1.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
10. 难度:中等 | |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长江在该地区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对长江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为区域农业、工业和生活提供水资源 B. 冲积形成沿岸平原,利于区域农业生产 C. 为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提供便利水运 D. 长江下游为区域发展提供廉价清洁的水能 2.生态安全关系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③鱼米之乡 ④林海雪原⑤树影婆娑的椰林⑥河网稠密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地区与A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
12. 难度:简单 | |
读 “东北地区示意简图、东北三省耕地占全国的比重图、 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图、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图及哈尔滨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中沈阳、长春、齐齐哈尔、漠河四地的降雪期,可推知东北三省的雪期由南向北明显 (缩短或增长),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人文条件。 (3)甲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给资料分析该基地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新中国成立以来,甲地区由于大面积开荒,导致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条治理建议。 (5)结合沈阳、大连主要工业部门构成图,说出乙地区工业结构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6)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铁路修到图中富克山、抚远的可能原因。
|
13. 难度:简单 | |
心系祖国领土,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多信奉妈祖。 材料二 下图为台湾省级周边区域图和台湾农产品分布图。 (1)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台湾岛的海陆位置特点。 (2)台湾是个富饶的宝岛,因盛产 而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 而有“海上米仓”之称。 (3)从台湾的农产品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省中东部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影响东西部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4)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台湾省与大陆之间大宗货物往来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台湾岛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请举一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
14. 难度:简单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千年前的古城楼兰可以再现,首先要解决新疆的缺水难题。”1997年霍有光教授最早提出了“海水西调”设想:把渤海海水向西调入新疆,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工“沙漠湖”,从而压住沙漠。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新娥说,农业节水及地下水甚至取雪水不利于我区长期的发展,同时,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陆海统筹,海水西调”工程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也更利于区域优势资源发挥。下图是霍有光教授提出的海水西调内线方案。 (1)海水西调内线方案经过了我国的 级阶梯;沿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乙和丙分别是 、 。 (2)新疆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请分析该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 (3)海水西调”沿线降水空间变化特点是___;沿线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依次是_____、_____、荒漠草原、荒漠。 (4)新疆在绿洲地区种植的水果很有特色,如哈密瓜特别甜,西红柿、枸杞等特别红,棉花的绒特别长,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新疆在绿洲发展特色农产品有利的自然条件。 (5)有同学提出,为发挥区域优势,新疆应在绿洲地区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6)到底是神话臆想还是泽被后世的跨世纪工程,“海水西调”颇受争议。请你站在反对者角度说出一条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