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领土最南端所在省份及其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 黑龙江省-黑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C. 广东省-粤    D. 海南省-琼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   )

A. 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B.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 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少的是(    )

A. 湖南、江西    B. 江苏、山东    C. 陕西、四川    D. 青海、西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负增长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

A.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是(    )

A. 交通压力大    B. 就业困难    C. 居住条件差    D. 国防兵源不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二孩政策201611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未来五年内,最不易拉动的行业是

A. 医疗、卫生    B. 玩具、服装

C. 建筑、交通    D. 教育、服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国际上,一般以60岁或65岁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老人比重占5—10%称为成年型人口,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下图是我国各阶段人口数量及比例分布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根本原因是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的延长

B. 我国还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C.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安定,没有战争

D. 我国还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已放开二胎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图示中,属于西双版纳地区民族风情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国家中我们临近的国家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

B. 海南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是第二大岛

C. 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千米

D. 我国现有4个直辖市,其中北京市面积最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渤海、黄海    B. 黄海、琼州海峡

C. 渤海、琼州海峡    D. 东海、渤海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处于寒带,所以气候温和,利于农业生产

B. 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面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C. 南北跨5500千米,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 我国有15个陆上邻国,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面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C.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

D. 我国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一派农忙景象,主要原因是两地(  )

A. 纬度差异大    B. 距海远近不同

C. 地形差异大    D. 生产方式不同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少数民族人口大约1亿多,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汉族

B.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

C.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组成

D. 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边疆地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歌词中描述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活的地区景观属于(  

A. 瑶族    B. 壮族    C. 傣族    D. 蒙古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示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

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桃溪镇

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青岛

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画面为内蒙古草原景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以下民族节日与所属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B. 泼水节﹣维吾尔族

C. 赛龙舟﹣汉族    D. 芦笙节﹣侗族、苗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A. 江西省    B. 广西省    C. 四川省    D. 云南省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是_____,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地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西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东南、西南

(4)由图可知,中国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临海:A_______,B_________。国家:C_______,D_______。虚线:E__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纬度位置:__________

海陆位置: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条)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分析我国陆续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5)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多项选择)

A.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延缓人口老龄化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一线(填城市)。

(2)读图,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市;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__省.据图写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______人/平方千米。

(3)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______

A.东部应向西部大量迁移人口      B.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力

C.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数量巨大    D.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陆上邻国①印度与我国西藏以_______山脉为界;②是越南与我国______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相邻;

(2)③是黄海,其西岸有个城市产海尔冰箱和青岛啤酒,且该省有“世界人文遗产”景点泰山,该省简称是______

(3)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_________省,该省北部是被称为“北极熊”且横跨亚欧大陆的邻国____________;我国领土最南端在___________,为防止美国及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捣乱,我国在南海设立三沙市并建立相关防护设施,该市归海南省管辖,该省北部有我国内海_______海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