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C. 位于东半球,东临大西洋 D. 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国家
|
2. 难度:中等 | |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 A.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
3. 难度:简单 | |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省、市、县 B. 中央、省、县 C. 省、县、乡 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
4. 难度:简单 | |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 哈尔滨——成都一线 B. 漠河——腾冲一线 C. 黑河——腾冲一线 D. 黑河——昆明一线
|
5. 难度:中等 | |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 ) A. 广东 B. 宁夏 C. 广西 D. 江西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幅图中,最能体现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
7. 难度:简单 |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和海洋气候显著 B. 气候类型单一和季风气候显著 C. 气候类型单一和海洋气候显著 D.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
8. 难度:简单 | |
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 A. 湖口 宜昌 B. 宜昌 湖口 C. 宜昌 河口 D. 宜宾 湖口
|
9. 难度:中等 | |
读歌词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流淌甲段在(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华北平原 2.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 落差大,水流湍急 B.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 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 河床高,泥沙淤积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 森林 水稻 煤 B. 土地 淡水 铁矿石 C. 石油 闪电 工矿用地 D. 野生动物 草地 噪声
|
11. 难度:中等 | |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 ) A. 东少西多 B. 春夏少,秋冬多 C. 南少北多 D. 夏秋多,冬春少
|
12. 难度:简单 | |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主要措施是( ) A. 兴建水库 B. 南水北调 C. 节约用水 D. 防治水污染
|
13. 难度:中等 | |
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 A. 陇海线——兰新线 B. 京包——包兰线 C. 京哈——京广线 D. 宝成——成昆线
|
14. 难度:中等 | |
将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哪种运输方式更合理(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航空运输
|
15.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名称: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地形区名称:1______2_______3________。 (2)图中的太行山脉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侧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巫山东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说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________运河北上把水输送到华北地区。 (3)图中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 (4)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5)首都北京已经相当“干渴”了,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替她解渴?
|
17.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__(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________,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____,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_气候, B________气候,C________气候,D________气候。 (2)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所属的干湿区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