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波罗 17 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 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球 2.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月食 D.流星现象 3.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有以下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它的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B.它的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它内部有一根地轴,真实存在
|
2. 难度:简单 | |
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 30°E 经线和 30°W 经线向北行进,那么( ) A.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 C.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 D.他们可能在北极圈相遇
|
3. 难度:中等 | |
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个经线的经度是( ) A.东经64° B.西经64° C.西经116° D.0°
|
4. 难度:简单 | |
(题文)下列关子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的形状是半圆形 C. 经度越高,经线越长 D.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
5. 难度:简单 | |
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经线以东至 180°经线为西经 B.0°经线以东至 180°经线为东经 C.最大的经度是 360° D.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讲述了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大年初一公映,累计上映90天,内地总票房为46.55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毛泽东曾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1里等于0.5千米),诗句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 ) A.本初子午线 B.南极点 C.赤道 D.南北回归线 2.地球要实现“流浪”共分为五步。第一步被称为地球的刹车时代,也就是要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座转向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围绕自身的转动,即( ) A.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地轴 B.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C.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太阳 D.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地轴
|
7. 难度:简单 | |
小明家住北京,放暑假时他计划去澳大利亚旅游,此时澳大利亚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时,为什么畅畅说“早上好!” 姨妈却说“晚上好!”( ) A.地球的公转产生时间差异 B.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差异 C.地球公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的自转产生四季变化
|
9. 难度:简单 | |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 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
10. 难度:中等 | |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B_____,C_____。 (2)从东西半球看,A 地位于_____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C 地位于_____纬度地 区;_____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
(3)A 地位于 B 地的_______方向,D 地位于 B 地的_______方向。 (4)A、C 两地所在纬线较长的是_______地所在纬线。 (5)同一晴天中,A、B 两地更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地。
|
11. 难度:中等 | |
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 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演示中,甲地此时位于________ 半球(昼/夜)。 (2)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 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小时。 (3)演示地球自转时,需要用手拨动地球仪自________向________转动,从南极点上 空看_______ 时针。从图示看,随着地球的自转,甲、乙两点首先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的是___________ 。 (4)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现象。
|
12. 难度:中等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地球公转的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写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名称:A B C D 。 (3)当地球位于 A 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此时北极地区有 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