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 A.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2. 难度:简单 | |
以下戏曲文化与其所在省区简称的连线正确是 A.秦腔——贵 B.粤剧——沪 C.豫剧——川 D.陇剧——甘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西北各省 B.东南沿海各省 C.西南各省区 D.东北各省
|
4. 难度:简单 | |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壮族 B.回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
5. 难度:简单 | |
我国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盆地分别是:( ) A.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
6. 难度:简单 | |
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
7. 难度:简单 | |
我国气温南北方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
|
8. 难度:中等 | |
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 ) A. 山区面积广大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平原面积辽阔 D. 季风气候显著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河流中有结冰现象的是 A.长江 B.珠江 C.闽江 D.黑龙江
|
10. 难度:中等 | |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多开挖排水渠道 B.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C.加高加固堤坝 D.在下游修筑梯田
|
11. 难度:简单 | |
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吃的米饭、蔬菜等分别来源于下列资源中的 A.土地资源、水资源 B.水资源、森林资源 C.森林资源、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分布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煤矿、石油等多分布在北方 B.有色金属多分布在南方 C.四川盆地有丰富的天然气 D.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
|
13. 难度:简单 |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 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春季多,秋季少
|
14. 难度:中等 | |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
15. 难度:简单 | |
形成我国“南稻北麦”粮食种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
16. 难度:简单 | |
我国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 D.50mm年等降水量线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
18. 难度:简单 | |
横断山脉是下列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盛产温带水果 B.以早地为主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蔗 D.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
|
20. 难度:简单 | |
属于北方地区的水果是 ( ) A.柑橘、葡萄 B.苹果、梨 C.芒果、香蕉 D.椰子、菠萝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 A.南部沿海地区工业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B.这里是我国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赛龙舟是本区居民擅长的运动 D.煤、石油、铁矿丰富,有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
22. 难度:简单 | |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包括 ( ) ①德兴铜矿 ②大余钨矿 ③金昌镍矿 ④铜仁汞矿 ⑤个旧锡矿 ⑥鞍山铁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⑤⑥
|
23. 难度:简单 | |
“三山夹两盆”是指我国何处地形特征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青海 D.甘肃
|
24. 难度:简单 | |
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 ) A.河西走廊 B.银川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湟水谷地
|
25. 难度:简单 | |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26. 难度:简单 | |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 B. 气温条件 C. 水源条件 D. 光照条件
|
27. 难度:简单 | |
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降水量丰富,有利植物生长 B.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C.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D.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
28. 难度:中等 | |
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风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29. 难度:简单 | |
西藏的代表性农作物和牲畜是 ( ) A.小麦、山羊 B.青稞、骆驼 C.青稞、牦牛 D.小麦、骆驼
|
30. 难度:简单 | |
对于兰州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温带,半干旱区 B.暖温带,半干旱区 C.暖温带,干旱区 D.中温带,干旱区
|
31. 难度:中等 | |
实行计划生育,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32. 难度:简单 | |
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__海,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第一长河。
|
33. 难度:简单 | |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年际变化大。
|
34. 难度:简单 | |
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位于渤海沿岸的著名盐场是:________。
|
35. 难度:中等 | |
_________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________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
36. 难度:简单 | |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37. 难度:简单 | |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
|
38. 难度:简单 | |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
|
39. 难度:简单 | |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______)
|
40. 难度:简单 | |
“地上河”是指黄河的上游河段。 (______)
|
41. 难度:简单 |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______)
|
42. 难度:中等 | |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最紧张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______)
|
43. 难度:中等 | |
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______)
|
44. 难度:中等 | |
台湾省、福建省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______)
|
45. 难度:简单 | |
塔里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______)
|
46. 难度:中等 | |
读“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C是第______级阶梯,主要地形区②是由__________(河流)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2)①是__________高原,②是_________平原,D是__________山脉。 (3)若该剖面图是沿36°N,并且D是太行山,则C处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7.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资源类型:C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A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B处耕地以__________为主。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其中面积较广,所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
|
48. 难度:中等 | |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2)C、D两区域之间的界线由甲________ (山脉),乙________ (河流)构成,该线是1月_________等温线,_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A区的自然景观(植被)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________的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
49. 难度:中等 | |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_________山,②是__________山。 (3)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请列举出2条发源于本区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 (4)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_______,西至__________,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