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桐城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9年2月22日,我国安徽合肥迎来一场春雪,城市银装素裹。人们纷纷在“朋友圈”里晒图。请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日地球运行到: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该日太阳直射点最靠近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3.这一天合肥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出现极昼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是: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 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

2.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最大 B.临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 D.地形平坦广阔

3.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果要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简单平面图,你所选用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100000 C.1:20000 D.1:4000000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时,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进,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和丘陵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2.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地距离是( )

A.2.5千米 B.5千米 C.10千米 D.100千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

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朝鲜族聚居地种的柑橘又大获丰收 B.泼水节是壮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C.满族聚居地有许多好吃的热带水果 D.藏族同胞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古人登长城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代表的山脉是(    )

A.秦岭 B.阴山 C.天山 D.燕山

2.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

A.5℃ B.8℃ C.16℃ D.﹣3℃

3.古人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除夕夜,哈尔滨有“冰灯游园会”,广州有“迎春花市”,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地势因素    B. 冬季风 、海陆因素

C. 地势因素 、昼夜长短    D. 纬度因素、冬季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这一天气现象的地区是

A.我国西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平原 D.我国南岭一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吐鲁番常见到的用十字中空的土砖砌成的“荫房”,它反映了吐鲁番什么样的气候特点

A.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受海洋影响很大 D.光照时间长,降水少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B.外流河是指流向国外的河流

C.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D.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B.河流汛期主要在冬季

C.河流年径流量小

D.河流属于内流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 跨经度最广的洲

C. 跨纬度最广的洲 D. 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巴格达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

A. 东南亚 B. 加拿大

C. 美国 D. 澳大利亚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印度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火山 B. 地震

C. 泥石流 D. 水旱灾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

A.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欧洲西部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左图为中亚的地理位置和某些地理要素分布图,右图中为中亚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棉花适宜生长在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里。

(1)描述中亚的经纬度位置特点和海陆位置特点。

(2)根据中亚气候资料图,说出中亚冬季气候特征。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4)针对中亚地区的降水特点,请你为中亚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提出合理建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图释导航。

2017年7月,由学生组织的“指南针”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新航线的网上模拟探险。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探险区域和航线,他们对模拟探险中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请参与到活动中,一起完成此次探险。

(1)请判断模拟线路经过的区域名称。

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大洋);C__________(运河)。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现象1:H地区有一个低温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2:甲国北部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却选择在E处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水电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3:甲国F处附近,一艘艘装满铁矿石的轮船正等待出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红海附近板块的运动方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洲。其中,“孟(加拉图)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1)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①________海峡,②__________运河。

(2)图中③是我国领海:________________

(3)甲地是温带________________气候,乙地是温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4)丙地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铁矿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发展论坛暨长江流域园区与产业合作对接会于10月11日上午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对接会主题为“共建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新机遇”。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黄河①②③河段中,“地上河”景观出现在     (填代码)河段,该景观形成主要是因为中游流经     (地形区),此地存在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黄河泥沙含量大增,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所以治理黄河“地上河”的关键在于     (选择填空)。

A.兴修水利枢纽工程       B.清理淤泥,疏浚河道  

C.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加固加高堤坝

(2)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3)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长江B河段流经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试分析其优势条件。(至少写出两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