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在西昌(28,14°N,102.1°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其主要任务是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卫星发射基地“西昌”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鹊桥”号发射时,地球运行到右上图中的(   )

A.A与B之间 B.B与C之间

C.C与D之间 D.D与A之间

3.这一天巴彦淖尔的季节和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①夏季 ②春季 ③昼长夜短 ④昼短夜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亚洲东临太平洋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关于图中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处中纬度地区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经纬度是60°E,23.5°S

3.世界七大洲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洲①地跨寒、温、热三带 B.大洲②面积最大

C.大洲③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 D.大洲④被三大洋包围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出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想知道怀柔区位于北京市的具体方位,最好查阅(   )

A.中国地形图 B.北京市旅游交通图

C.北京市政区图 D.怀柔区交通图

2.下列做法与此次国际合作论坛议题不相符的是(   )

A.加强“南南合作” B.加强“南北对话”

C.开辟新的国际贸易渠道 D.只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合作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下列表格中天气预报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城市

哈尔滨

北京

南通

广州

天气状况

污染指数

73

124

48

106

 

A.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 B.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

C.南通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 D.广州晴转阴,空气质量良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图示地区正处冬季

此时为1月份 此时为7月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为山脊线 乙线可能发育河流

甲处海拔高于乙处 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生活在高纬地区的人们需要“避寒”一般认为月均温10℃-22℃最适合避寒,读“北半球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1月适宜避寒区主要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高山带

2.赤道附近不适宜避寒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过高 B.都是海洋、没有陆地

C.海拔高、气温过低 D.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世界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地中,为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下列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⑤地

B.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C.④地区由于海拔高,因此人口稀疏

D.②地所在大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3.图中①地区许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居民就业困难 B.粮食供应紧张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差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地球遥感图像是认识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工具,也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读西半球夜晚遥感图像,完成下列各题。

1.图像中灯光范围(明亮部分),与哪个地理要素分布相吻合

A. 气候类型    B. 地形区    C. 人口和城市    D. 语言和宗教

2.图像中甲区域夜晚灯光暗淡,原因是

A. 气候寒冷,冰雪广布    B. 森林茂密,河网密布

C. 沙漠广布,人烟稀少    D. 地势高峻,交通不便

 

二、解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甲图为亚欧大陆四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图,乙图为三种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题。

(1)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A到B到C,气温年较差逐渐_(增大/减小),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________(递增/递减)趋势,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把乙图中的序号与甲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

(3)D、E两个区域所处的________位置不同,属于不同的温度带,但都是典型的_气候区。

(4)下列地区中,雨季正好相反的一组是_____

A.A与C           B.C与D          C.D与E           D.B与E

(5)由A到C到D,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学校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从甲村出发,设计了三个秋游活动方案。方案一:攀登山峰,锻炼体质。方案二: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三:浏览民俗村,体验文化。活动结束后全体同学在乙村汇合。

(1)方案一对应图中路线_(a/b/c),这条路线主要沿________(山体部位)前进。

(2)方案二的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_,原因是________

(4)当同学们在乙村汇合时,正值当地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_点, 气温为28℃,如果仅考虑地形因素,此时②处的气温约为_℃。

(5)傍晚,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_风。

(6)图中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_______

A.526米      B.690米     C.735米     D.823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济南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___洋、B________运河、C_洋、D_洲、E_运河、F________洋,最后回到济南。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现象1: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是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_抬升为山地。现象2:地中海面积在不断________(缩小/扩张)。原因:________

(3)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B.甲半岛的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C.D大洲多发达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D.B和E运河都是大洲分界线,都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