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下列有关水的知识,错误的是 A.增强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继续改善水环境 B.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质、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 C.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张
|
2. 难度:中等 | |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铁生锈 C.冰熔化 D.气球充气变大
|
3. 难度:中等 | |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
4.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可接触到许多物质,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食盐 B.醋酸 C.酒精 D.甲烷
|
5. 难度:中等 | |
目前我国的加碘食盐主要是添加碘酸钾(KIO3),碘酸钾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
6.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2O B.硫酸钾 KSO4 C.汞 Hg D.氢氧化钙 Ca(HO)2
|
7.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B.烧碱可治疗胃酸过多 C.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用途电光源 D.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
|
8. 难度:中等 | ||||||||||||||||
不能有效去除杂质的方法是
|
9. 难度:中等 | |
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0. 难度:中等 | |
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 D.核外电子数为94
|
11. 难度:中等 | |
关于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称取5.0 g NaOH固体时,必须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
12. 难度:中等 | |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不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B.淀粉遇到碘酒(或碘水)呈现蓝色。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C.油脂和淀粉的组成、结构、性质都一样。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蛋清。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合理的是 A.“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烧碱 B.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C.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D.有咸味的工业用盐可以当食盐使用
|
15. 难度:中等 | |
在一次化学活动课上,两位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烧不坏的手帕。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后,手帕表面燃起大火。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帕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手帕不会燃烧
|
16. 难度:中等 | |
欲检验高温煅烧后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选用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
17. 难度:中等 | |
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电极及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分别是 A.负极 1∶2 B. 正极 1∶2 C.负极 2∶1 D.正极 8∶1
|
18. 难度:中等 | |
某农民种植的一块农田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其他田间管理措施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N B.P C.K D.S
|
19. 难度:中等 | |||||
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省略了夹持仪器)
|
20. 难度:中等 | |
在下图中,四位同学说的是关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内容,这个反应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D.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
21. 难度:中等 | |
现欲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液、贴标签等步骤 C.粗盐溶解和进行过滤操作时,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
22. 难度:中等 | |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
23. 难度:中等 | |
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溶液是 A.K2CO3、H2SO4、HNO3、BaCl2 B.Na2CO3、HCl、Na2SO4、HNO3 C.HNO3、HCl、NaCl、Ag NO3 D.Na2SO4、NaOH、CuSO4、NaCl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白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
25. 难度:中等 | |
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3mL蒸馏水 B.用学生天平称取12.8gNaCl固体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3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12.5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
2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片为负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B.铜片为正极,且铜片上有气泡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28. 难度:中等 | |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
29. 难度:中等 | |||||||||||||||||||||||||||||||||||||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0. 难度:中等 | |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 “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物可以循环利用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四大反应类型不涉及置换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
3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4分)合理膳食、正确用药等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① 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 (填字母)。 A.辣椒 B.鸡蛋 C.牛肉 ② 人体如果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生理机能就会下降,儿童还可能会智力发育迟缓,该微量元素是 (填字母)。A.碘 B.铁 C.钙 ③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 (填字母)。 A.葡萄糖 B.氨基酸 C.高级脂肪酸 ④ 生活中常用药品很多。下述物质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填字母)。 A.胃舒平 B.降压药 C.青霉素 (2)(3分)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 ;玻璃钢属于 (填“合金”或“复合”)材料; ②合金与其含有的成分金属相比,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 (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3)(5分)保护生存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①酸雨、蓝藻、赤潮、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这五个事实中,跟大气污染有关的是 。 ②人们需要监测的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以外,还有 。 ③天然水中杂质较多,我国不少自来水厂在处理原水时,常需加入明矾、ClO2、活性炭等物质。其中加入明矾作用是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④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 A. 将干冰放入冰箱 B. 让干冰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C. 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 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
32. 难度:中等 | |
(4分).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为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溶液+H溶液: ; ②I+E溶液: 。
|
33. 难度:中等 | |
(4分).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根据图示回答: (1) P点的含义是 (2)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物质序号)。 (3) 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溶液质量为 g。 4)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选项序号) Ⅰ.a>b=c Ⅱ.a=b>c Ⅲ.a>b>c Ⅳ.b > a >c
|
34. 难度:中等 | |||||||||||||
(8分).某同学在家中发现有两瓶消毒药, 瓶外贴的信息如下:
依据所给信息,你认为KMnO4和H2O2的保存条件是 ; 他联系所学的化学知识,做了以下探究,请你跟他共同完成。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
(2)制取氧气的再探究 该同学想既然两种都是消毒药,能否混合使用呢?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混合后观察现象:有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混合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有黑色固体产生。 ①根据反应现象,该同学尝试书写了将KMnO4加入到H2O2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请帮他补充完整: 2 KMnO4+3 H2O2 = 2 MnO2↓+3 O2↑+2 H2O + ; ② 该同学觉得制氧气的药品已经齐备,他又收集了家中的以下物品: a.蜡烛,b.口服液玻璃瓶,c.吸管,d.注射器,e.小塑料瓶。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蜡烛火焰温度最高可达540 oC左右;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温度为240oC左右;口服液玻璃瓶耐高温(800oC)。 若选用KMnO4做反应物制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物品中的 (选填字母); 若选用H2O2和MnO2制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物品中 (选填字母);
|
35. 难度:中等 | |
(2分).以二氧化硫尾气、石灰石、空气、碳酸氢铵、氨气和KCl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酸钾等物质。合成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2)写出反应II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6. 难度:中等 | |||||||||||||||||||
(3分)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将94.4g稀盐酸加入到15g石灰石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友情提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求:(1)最终生成CO2的质量 ;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剩余物质进行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可以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CaCl2溶液。
|
37. 难度:中等 | |
(3分)下图是浓盐酸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① 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需要这种浓盐酸 g,体积为 mL。 ②用①中所得稀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最多可得氢气的质量
|
38. 难度:中等 | |
(4分) (1)用热水浴加热盛有滴有二滴酚酞的碳酸氢铵溶液的试管有气泡产生并有 气味,溶液的颜色也变成红色。请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此 实验可以说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二氧化碳(填大于、小于、等于) (2)再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置在小烧杯中,用开水浇注的方式加热,观察到烧杯中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的速度明显大于试管中加热的速度。请说明用浇注的方式加热反应更快的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