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这一主题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出行”,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2. 难度:中等 | |||||
(2010•河池)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3. 难度:中等 | |||||
(2012•吴中区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4. 难度:中等 | |||||
(2010•大冶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5. 难度:中等 | |||||
(2011•丹阳市模拟)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6. 难度:中等 | |||||
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 (C4H5O5Na).下列有关苹果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7. 难度:中等 | |||||
(2011•聊城)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
8. 难度:中等 | |||||
(2007•虹口区)二氧化氯(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是:2NaClO3+4HCl(浓)Cl2↑+2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
9. 难度:中等 | |||||
(2011•高淳县二模)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活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在实验室里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
11. 难度:中等 | |||||
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①蒸发 ②稀释浓硫酸③量取10毫升水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 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16.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7. 难度:中等 | |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1个氦原子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 (3)3个铵根离子______; (4)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①氧气 ②一氧化碳 ③大理石 ④小苏打 ⑤熟石灰 ⑥葡萄糖 (1)发酵粉可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属于发酵粉成分之一的是___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医院为病人输液补充能量的物质是______; (4)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g. |
20. 难度:中等 | |
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挥发性的液体,有毒性,能损坏神经.以前是用木材干馏制取,所以称为木醇或木精.现在是用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的.依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木材干馏制木精属于______变化; (2)写出甲醇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 (3)写出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CH3OH
|
21. 难度:中等 | |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A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C、D为三种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高温下CO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CO和Fe2O3的反应相类似):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Y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Fe+4CO2↑; |
22. 难度:中等 | |
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检验B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物共热制取氨气,所得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液呈碱性,相同状况下,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欲制备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_.亮亮同学认为此种方法收集氨气不妥,你认为他的理由可能是______. (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H2O+O2↑
|
23. 难度:中等 | |||||||||||||||||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目的是______,“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说明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而出现的上述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24. 难度:中等 | |
(2011•昌平区二模)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