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0•句容市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2. 难度:中等 | |||||
(2010•湛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
3. 难度:中等 | |||||
(2010•江津区二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4. 难度:中等 | |||||
(2010•南沙区一模)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5. 难度:中等 | |||||
(2004•南通)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6. 难度:中等 | |||||
(2006•连云港)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 )(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
7. 难度:中等 | |||||
(2006•徐州)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 难度:中等 | |||||
(2011•广东一模)把一杯饱和NaCl溶液加热蒸发掉一些水分后,冷却至原来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
9. 难度:中等 | |||||
(2006•石家庄)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 |
10. 难度:中等 | |||||
(2007•海门市)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 |
11. 难度:中等 | |||||
(2011•武侯区二模)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 |
12. 难度:中等 | |||||
(2011•揭阳)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
13. 难度:中等 | |||||
(2008•抚州)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14. 难度:中等 | |||||
(2010•宝山区一模)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15. 难度:中等 | |||||
(2010•太仓市模拟)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 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16. 难度:中等 | |||||
(2010•江津区二模)下列图象关系正确的是( ) |
17. 难度:中等 | |
(2010•昆明模拟)从Ca、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或由其组成的物质,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①二个氢分子;②三个硫酸根离子;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②常用的干燥剂;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④璀璨夺目的钻石; ⑤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⑥常用来清除铁锈的酸.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石灰石制生石灰分解反应; ②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③稀硫酸与熟石灰发生的中和反应. |
18. 难度:中等 | |
(2010•南长区一模)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填字母)制的. A.金属;B.陶瓷;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填字母). 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填字母) A.立即晾晒干;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C.涂油漆. |
19. 难度:中等 | |
(2008•溧水县一模)(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 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其中不属于一级能源的是(填序号). (2)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掺入熟石灰,用来吸收SO2,写出“固硫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你认为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氢能源的优点有、发热高、来源广、是再生能源等. (4)电池是一种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20. 难度:中等 | |
(2008•大庆模拟)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⑤⑥ |
21. 难度:中等 | |
(2005•吉林)这学期,小亮和班级的两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 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填写“氮”、“磷”或“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对花坛中的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和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pH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气味. [他的结论)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
22. 难度:中等 | |
“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______.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______,其瓶内液体应是______;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______.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_____.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______;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