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
2. 难度:中等 | |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
3. 难度:中等 | |
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镁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如图是E C.镁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等 D.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2P+5O2P2O5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O2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8. 难度:中等 | |
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道,如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图1中公交车使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 (2)图2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氢气作为最清洁的燃料的原因是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Ⅱ、(毎空1分,共3分)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燃料的燃烧.科学家发现了藻类植物“微藻”对二氧化碳有极强的吸收能力(1t微藻吸收2t的CO2),它通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若将“微藻”转化为生物柴油,能极大缓解能源需求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2)目前,为了缓解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答对一点即可) |
9. 难度:中等 | |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27日17时翟志刚成功完成太空漫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神七”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高温N2↑+2O2↑+Cl2↑+4X↑ (1)X的化学式为 . (2)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铝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0. 难度:中等 | |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用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 .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更有效的是 (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 . |
11. 难度:中等 | |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3)为了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小军和小华分别使用了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小军判断铁比铜活泼的依据是 ;写出小华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盐线.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 B.(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 B. (4)若要从混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纯净的A,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
13.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下列试剂后,迅速拧上瓶盖并震荡,能使塑料瓶变瘪的是(填序号) .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 (3)C装置中,实验现象为燃着的 ,原因为 . |
14. 难度:中等 | |||||||||
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于是小强又将纯净的CO2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 . 小强查阅资料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 (2)由此,小强总结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小强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 【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 【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 【设计实验】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时如果有水生成就可证明Ca(HCO3)2受热分解.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了一瓶Ca(HCO3)2.取少量进行加热,加热时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小强的结论:Ca(HCO3)2受热分解. 【反思与评价】 (1)小松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确切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松的理由是 . (2)小松认为加热过程中如果产生CO2也可证明Ca(HCO3)2受热分解,请你帮助小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无CO2产生.(不允许使用碱溶液)
|
15. 难度:中等 | |
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