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燃烧 B.爆炸 C.熔化 D.冷凝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确定用途的是( ) A.用铝制做导热材料 B.氩气和氦气作灯泡保护气 C.用焦炭冶炼金属 D.石灰石做生产石灰的原料 |
3. 难度:中等 | |
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事实是( ) A.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可见白雾飘逸 B.无色酚酞试液滴在烧碱溶液中显红色 C.食盐溶液受热蒸发后,有氯化钠晶体析出 D.加热红色氯化汞粉末,会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试管内壁附有银白色物质 |
4. 难度:中等 | |
不同种元素之间肯定不相同的是( ) ①核电荷数 ②电子数 ③原子数 ④电子层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 ⑥存在状态. A.④ B.①③ C.①③⑥ D.②④⑤ |
5. 难度:中等 | |
有五种物质按下列顺序排列:①x ②Cl2 ③HClO ④KClO3 ⑤KClO4根据它们这种排列规律,x应该是下列的( ) A.HClO3 B.NaCl C.Cl2O7 D.Cl2O3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物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物质 B.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只是简单的混合在一起 C.混合物中各种物质不再保持其原有性质 D.滴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水一定不是纯净水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甲烷、二氧化碳都是有机物 B.甲烷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乙酸发酵可以生成酒精 D.把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放在密闭的池子中发酵,就会产生大量的沼气 |
8.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
9. 难度:中等 | |
以保护环境和垃圾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列垃圾属于同类的是( ) ①废电池,易拉罐 ②废铜烂铁,塑料袋 ③废旧报纸,硬纸板 ④一次性饭盒,包装塑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的污染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旅客乘火车、汽车时可以携带的是( ) A.汽油 B.白磷 C.酒精 D.小苏打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体液pH大于7的是( )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 C.橙汁 D.胃液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标中,那一组图表的警示与避免污染环境无关( ) A.A B.B C.C D.D |
14. 难度:中等 | |
工业生产中要用到纯度较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的.在精制过程中,另外还要用到的物质是( ) A.H2O、Ca(OH)2 B.CaO、CO2 C.CaCl2、CO2 D.H2O、CO2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有害的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铁生锈 C.酒喝醋的酿造 D.农家肥的腐熟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C.金属铁表面除锈 D.中和碱溶液 |
17. 难度:中等 | |
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该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红色→无色→蓝色 B.紫色→无色→红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蓝色→紫色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用于洗涤炊具油污的是( ) A.烧碱 B.纯碱 C.明矾 D.胆矾 |
19. 难度:中等 | |
有一包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发现有难溶物质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仅有一部分沉淀消失.符合上述试验现象的固体混合物是( ) A.K2CO3Ba(NO3)2(NH4)2SO4 B.NaSO4BaCl2KNO3 C.BaCl2Mg(NO3)2NaOH D.AgNO3Cu(OH)2Zn(NO3)2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pH值升高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种物质中:①水银 ②甲烷 ③石灰水 ④硫酸铜 ⑤海水 ⑥液氢⑦黑火药 属于纯净物的是(填编号,以下同)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 |
22. 难度:中等 | |
有一种无色溶液既可作清洗皮肤创伤的消毒剂,又可作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该无色溶液是 (填化学式). |
23. 难度:中等 | |
蚁酸(HCOOH)是一种存在于蜂类和某些蚁类分泌物中的一种有机酸,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蚁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与紫色石蕊能变红色,蚁酸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钠盐,蚁酸可以作消毒剂或防腐剂. 根据上面叙述,分别归纳出蚁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 |
24. 难度:中等 | |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选用的试剂为 . |
25. 难度:中等 | |
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以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 (1)石灰水是用新烧制的生石灰配制的,写出变化的方程式:a)高温烧制生石灰 ;b)配制饱和石灰水 (2)浸泡一段时间后,石灰水的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该白色覆盖物的名称是 (3)石灰水可以使鸡蛋不变质的原因是 . |
26. 难度:中等 | |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化学式为C8H11N3O3S,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
27. 难度:中等 | |
往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的变化,可以知道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名称) |
28. 难度:中等 | |
K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K2CO3和MgCl2,欲将杂质全部除去,要求每次只加一种适量试剂却只能除去一种杂质,则所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和 . |
29.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 ,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是无色液体,则X是 ,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
30. 难度:中等 | |
某环保活动小组,到一个扔向河里排放无色酸液的电镀厂检查.请应用酸的两个不同性质,用两种快捷的小实验证明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酸. 实验1: 实验2: . |
31. 难度:中等 | |||||||||||
下表列出了家庭中一些物质的PH
(2)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若你被黄蜂刺了,应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 |
32. 难度:中等 | |
乙醇在工业、医疗方面有着多种用途.其化学式为C2H5OH,试计算180克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
33. 难度:中等 | |
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取用含锌80%的废电池壳100克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需用盐酸多少克. |
34. 难度:中等 | |
夏季或温度较高时,食醋易变坏,防止其变坏的方法之一是在醋的上面覆盖一层植物油.实简述这种方法可防止食醋变坏的原因. |
35. 难度:中等 | |
某海滨学校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洋资源与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请就他们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你的观点: (1)该学习小组提出下列利用海洋资源的建议,你认为可能实现的有______ A.海水淡化 B.海水养殖 C.海洋捕捞 D.海洋运输 (2)海水晒盐最初得到的是粗盐,含有CaCl2、MgCl2等许多杂质.经 ①溶解②沉淀 ③______(填操作名称) ④蒸发 可制得精盐. (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有______处用到玻璃棒,其中④蒸发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粗盐提纯实验中必须进行除杂质,该学习小组提出两个方案,其一,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入稀盐酸;其二,先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再加入稀盐酸.你认为______方案合理,理由是______. (5)该学习小组建议地方政府建一化工厂,利用海水中有MgCl2,海边盛产贝壳(主要成分CaCO3),制取无水氯化镁,生产的大概流程为: 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以贝壳、水和纯碱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能否制得烧碱? 若能,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 CaO+CO2↑;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
36. 难度:中等 | |
从含有AgNO3和Cu(NO3)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和铜,设计的生产方案如下图所示: (1)加入的X是______,Y是______ (2)写出②③两部反应方程式: 第②步:______ 第③步:______. |